• 23阅读
  • 0回复

“不三不四”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5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不三不四”辩
杨仪
农村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广大社员感到振奋鼓舞,觉得大有希望。但也有人摇头,说现在富的都是“不三不四”的人。说这种话的是少数,也无碍大局,但对“不三不四”之说,却有一辩的必要。
事实是胜于雄辩的。最近,有机会对江苏省东台县八里公社48个勤劳致富户——1982年全家人均纯收入达800元以上者——作了一次调查,其结果不妨照录于此,以供摇头者一阅。
这48户中,以种植业为主的10户,承包多种经营项目为主的37户,搞运输的一户。户主担任大小队干部的12户,在县、社属单位工作的5户,当地任教师或医生的3户,其余28户为普通农民。户主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占大半,没有文盲。依此可见,富裕得快一些的是有文化,有技术,见多识广的人家。
说到政治表现,即使按“不三不四”论者头脑里的框框,在十年动乱的年代,48户中,也有40户一贯“奉公守法”;有5户曾受过“大批判”、“小评论”一类的“割尾巴”教育,这或者可作“不三不四”的证据,但是,过去那种“尾巴”不是完全割错了吗?倒是有3户过去或者“靠大嗓门挣工分”,或者“一屁股坐在集体的粮囤上”。然而,他们自从实行联产承包之后,已发奋致富,现在还能用老眼光看待么?
这仅就一个公社而言。那末,就整个农村来说,富裕户中存不存在一些称得上“不三不四”的人或行为呢?不敢断言。富裕户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当中,投机取巧,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等损人利己的人不会没有,但不能代表勤劳致富户的主流,就如同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绝不代表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一样。主观主义是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之一,建议“摇头论”者多到实际中走走,吸点新鲜空气是治病的最好良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