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遵义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5
第8版()
专栏:

遵义掠影
万振环
到了,到了,遵义,我心中久已仰慕的地方!……
遵义,在人们心目中,是个光辉、神圣的名字。因为它的历史与中国革命紧紧联结在一起——1935年1月,党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节节走向胜利。
抵达遵义已是傍晚时分。到了下榻的遵义宾馆,刚放下行装,我便迫不及待地向本地一位同行打探:“当年遵义会议的会址在哪里?”
他好象理解我的心思,笑笑说:“不远,不远,就在靠右边的街道上,顶多走300米就到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独自前往参观。不知怎的,此时心头止不住的乱跳,是因为久已渴念的愿望很快就要实现呢,还是因为这个“会址”本身就具有无比的魅力?
“遵义会议会址”跻身在一条小街上,是一幢较精致的木式楼房建筑,墙壁的朱红色显然是解放后才涂上的。正门上悬挂一块“遵义会议会址”的大匾,那遒劲有力的草书,一看便知是毛泽东同志的笔迹。朱红大门紧闭,我看看手表,已过8点,怎么还不开门?一问门口闲坐的老人,才知道今天休息,不开放。我扑了一空,不禁有点儿扫兴。幸好住地来这里近在咫尺,心想改期再来参观吧,但我在门口徘徊、流连,久久不忍离去。我凝神谛听着,仿佛听见了当年中央正在里面开会的声音,于是我把脚步放得轻轻,轻轻,生怕惊扰了会场的肃静……
5月的遵义,夏天的脚步来得早。中午,烈日炎炎,我们几个人驱车来到娄山关,凭吊旧战场。大家先在“娄山关”碑石前照相留念,吟诵了刻在山岩墙壁上的毛主席词《忆秦娥·娄山关》,然后登上一个险峻的山峰,极目远眺,娄山关的雄奇景色尽收眼底。
娄山关位于遵义市北面,是贵州入四川的一个“大门”,两旁是悬岩峭壁的山岭,中间一条狭长的峡谷,大约有2公里长,靠东是一座一千多米高的主峰,两山遥遥相对,虎视眈眈地盯着下面那条弯曲的公路,真有“一人当关,万夫莫过”的险峻气派。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经桐梓、渡赤水河准备北上时,碰到反动派在那里集结重兵,我军只好放弃北渡长江的意图,再渡赤水,重新向遵义进军。当时贵州军阀王家烈调两个师前来扼守娄山关,企图阻止我军南进。经过一场激战,我军拿下制高点,全歼守敌;敌军仓惶南逃,我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乌江边……至今两个山头还遗留有敌人构筑的旧工事,那残垣断壁实际上就是敌人失败的见证,也是对反动派一个绝妙的嘲笑。当时红军无论人力、装备都处于绝对劣势,为何能克敌制胜,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勇敢,机智,不怕死。当然,这一切又都来源于正确路线的指引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一个明朗的清晨,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迈着缓慢的步子,沿着石阶拾级而上,走进了“红军烈士陵园”。我们仔细地看了原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将军之墓,看了那个巨大的圆顶集体冢坟,以及大理石的牌坊墓碑,仿佛要把烈士们一个个辨认出来。其实,这儿除了极少数有名有姓的之外,其他都是无名英雄,简直是无处可查考的。但,我们怎么能忘记他们呢?
我们缓步下山,走累了,坐在大理石栏杆上暂歇一会。此时,天空碧澄如洗,璀璨的阳光洒在苍翠欲滴的树林上,使整个陵园显得更加静谧、美丽。山脚下,湘江水闪烁着鱼鳞似的波纹,在哗啦哗啦地流淌着,终年不停,昼夜不息。它们唱的是什么歌?又是唱给谁听的呢?
哦,我知道了。它们是在唱一支美妙的赞歌,是唱给长眠在山上的英雄们听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