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我国的年鉴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6
第8版()
专栏:

我国的年鉴事业
林文超
年鉴是对许多方面都有用的工具书之一。三十年代中期出版年鉴一度成为风气。建国以后至粉碎“四人帮”以前,我国编辑出版的年鉴,品种很少,只有年鉴性的《人民手册》和《世界知识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中国摄影年鉴》等几种。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各种“年鉴”应运而生、陆续出版了。首先是《中国历史学年鉴》,接踵而来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自然杂志年鉴》(1981年改名为《自然科学年鉴》)等。此外还有《中国经济年鉴》、《世界经济年鉴》、《国际形势年鉴》、《中国国际法年刊》(1982)、《中国哲学年鉴》(1982)、《中国文艺年鉴》、《北京文艺年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戏剧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建筑材料年鉴》(1981—1982),以及将要出版的《中国煤炭工业年鉴》、《中国水利电力年鉴》、《中国印刷年鉴》、《中国包装年鉴》、《1982年海洋技术年鉴》、《1982年海洋科普年鉴》、《中国教育年鉴》、《中国纺织工业年鉴》、《中医年鉴》、《中国内科年鉴》(1983)和《中国外科年鉴》等30种。
为了进一步做好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不仅应该加强统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分工协调,避免重复,编出各具特色的年鉴。也要展开对年鉴的理论研究。包括从辞书学、编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等各个学科的角度研究。例如“年鉴”这个名称偶被误用,《小说年鉴》(上下册),实际上是“1980年中短篇小说选”。在图书分类工作中,年鉴是作期刊处理,还是应作图书处理,在认识上和实际进行分类编目时也有分歧。有些专科(专题)性年鉴,两年甚至三年出一本也是可以的。有此专业、学科性质相近,可以考虑合编一部年鉴,如音乐和舞蹈。此外,这几年出版的年鉴一般是16开本的,而有些专科性年鉴似以印成大32开本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