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向管理要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7
第2版()
专栏:

向管理要效益
本报评论员
建国以来,我们已经建成了一批企业。总的说来,这些企业的设备、技术、工艺都是比较好的。其中有的企业较之发达国家的同类型企业并不逊色。按说,国家和人民应当从这些企业身上得到更多的实惠。然而,在这些企业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落后。先进的企业,落后的管理,这在当前是个十分突出的矛盾。
管理也是生产力。在同样条件下,谁的管理好,谁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相反,管理落后,企业就会衰败,就会走下坡路。
现阶段,企业管理水平低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一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领导心里一本糊涂账,每个岗位、每个工种配备多少人、完成多少定额,不甚了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非常普遍。马钢初轧厂是向管理要效益的一个典型。他们从整顿劳动组织,严格定额定员制度入手,较快地改变了落后状态,取得了较好效益。
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只抱怨外界的不利因素,而不检查自身,是无法提高管理水平的。镇江化工厂的经验就在于他们勇于自我诊断,自我剖析。
“人贵有自知之明”,企业何尝不是如此。知不足而后进取。后进企业有不足,就是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也会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自我诊断”找到不足。怕的是,象目前有些企业那样,明明很落后,却还夜郎自大,不求进取。
改善管理除了要“自我剖析”之外,还要取人之长。厂与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搞一些“拿来主义”往往是可以及早见效的。珙县化肥厂尝到了甜头,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
管理是个大课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它的作用并不比增加设备和提高技术差。对于众多的现有企业来说:管理改善之时,就是效益提高之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