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河南省纪筹组尽到职责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7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河南省纪筹组尽到职责了吗?
从近来你报刊登的几期读者来信,人们看不到在孔幽事件中,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尽了什么应尽的职责。
《“专案”的遗风》一文中谈到,记者第一次去河南调查后,写出稿子,寄请河南省纪筹组帮助调查,但省纪筹组却转给省外贸局了事。如果说他们完全不了解情况,因而不便直接答复报社,那似乎还有点道理。但事情并非这样简单。据了解,河南省纪筹组原先有一位同志过问过孔幽事件,因为他建议外贸局应先把问题搞清楚,不必匆忙处理,因而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新换的一位同志,今年春节前曾带领外贸局的5人到北京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主要是讲孔幽的问题),看来对问题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但回到河南后,这位同志突然声明,纪筹组以后不管这件事了。理由有二:其一,孔幽不是党员;其二,对孔幽不存在打击报复问题。这两点理由,所有听说的人都感到惊讶。一个省纪筹组的同志,怎能说出这样毫无原则的话!孔幽的确不是党员,但她是揭发者。她揭发的那些事,难道不是某些党员干出来的吗?难道纪委的任务只是受理党员揭发的问题吗?至于第二条理由,同样让人难以理解。不是打击报复问题就不管,难道纪委只是管打击报复问题?况且,孔幽事件是不是打击报复性质,也还值得研究。如果从孔幽调动工作在前、孔幽这次揭发在后来看,确实不存在打击报复。但是,事物的发展常常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孔幽揭发了河南省外贸局内部廉价处理商品和样品问题之后,省外贸局写了那份《关于孔幽上访信件所反映问题的调查报告》,把孔幽说得一塌糊涂,这能不说是对孔幽的“回敬”吗?这其中有没有打击报复的用心,不是很容易识别吗?
河南省纪筹组虽然正式声明不再过问孔幽事件,但最近却又过问起来了。8月下旬,纪筹组又有人来到北京,他们通过到某些单位负责人家中访问等形式,为河南省外贸局处理孔幽一事辩护,继续按照河南省外贸局原“调查报告”的说法,说孔幽如何如何。先是管,随后不管,后来又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难让人理解。但是,如果把一个非党青年的缺点
(甚至不一定是缺点)看得比某些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的玩忽职守以至违法乱纪行为还可恶、可恨,抱着这种观点和态度去做党的纪律检查工作,那是要出纰漏的。
北京 长洲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