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黄金有价“钧”无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8
第2版()
专栏:

黄金有价“钧”无价
本报记者 李杰 邹大毅 戴松成
仲秋时节,河南禹县钧瓷厂的职工们,带着遐迩闻名的神垢钧瓷,首次进京举行展销,使首都人民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成果,得以窥见一斑。
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县神垢镇,因这里建有夏禹治水时大会诸侯的古钧台而得名。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年间被定为御用贡瓷,是宋代五大名瓷(管、哥、定、汝、钧)之一。公元1126年靖康之后,宋室南迁,钧瓷生产毁于战乱。元明时期,传世宋钧成为连城之宝,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此后八百年间,钧瓷生产几经坎坷,终因历史的原因而失传。1955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钧瓷厂组织老艺人传授技术,才恢复钧瓷生产。
钧瓷的名贵,在于它具有独特的窑变釉色。钧瓷色乳光莹润,类翠似玉,色彩之丰富,不可屈指,最著名的有丁香紫、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朱砂红、鸡血红、海棠红、胭脂红、火焰红、葱翠青、天青、月白、鱼肚白等。这些釉色红里透紫,紫中有蓝,蓝中泛青,青中透红,红紫掩映,青绿错杂,交相辉映,艳丽绝伦。古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的佳句来形容钧瓷美妙的色彩。钧瓷釉色如此丰富多采,是因为使用含铜氧化剂作着色剂,经过高温烧制,窑变而为铜红釉和各种深浅色调的蓝色乳光釉。同一窑的产品,挂同一种釉,烧制出的釉色却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因而有“千钧万变”和“进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这一窑变工艺,是世界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首创,为陶瓷界所推崇。
河南禹县钧瓷自恢复生产以来,继承和发扬古代传统生产工艺,不仅生产仿古钧瓷,还生产陈设钧瓷和大量的日用钧瓷。产品以外销为主,踪迹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禹县瓷厂正在故宫办展销,钧瓷二厂本月底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他们给首都人民带来一万多件产品,近200个品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