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认真贯彻改革精神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盐城市劳动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8
第5版()
专栏:

认真贯彻改革精神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盐城市劳动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四
编者按:盐城市兴办集体企业安置待业青年的成果喜人。他们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具有进取精神,力求把集体企业办出特色来。这样,集体企业就能招得进人,留得住人,越办越红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盐城市积极组织城镇青年就业。全市共新办城镇集体单位688个,安置城镇青年11,000多人。这个市城镇青年的就业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就业率达到94%。
盐城市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认真贯彻改革精神,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广开就业门路。他们对新办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劳动工资和培训等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不搞统管包揽,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民主管理。主办单位对新办集体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保证它的巩固与发展。但是,新办集体企业坚持自立门户,同主办单位“人员不混岗,财务不混账”。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由全体职工按企业章程共同管理,自行决定。阜宁县益林石油化学厂是由16名城镇青年和4名城镇居民创办的。他们坚持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找销路,自荐厂长,自定工资,自我保险等办法,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这个厂,从投产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生产总值已经达50万元,纯利润4.5万元。
不端“铁饭碗”,实行自愿组合,人员能进能出。新办集体企业职工进出企业按照自愿的原则,企业用人,根据条件择优录用。新办集体企业职工既有常年工作的,也有短期工作的。响水县响水镇糕点厂,除相对稳定一部分生产骨干外,根据生产需要,通过劳动服务站在待业青年中招收临时合同工,合同到期即行辞退,解决了旺季与淡季的用工矛盾,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
不搞任命、委派干部,实行选举、招聘,干部能上能下。新办集体企业的干部大都不是主管部门任命、委派的,而是职工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也有自荐的、招聘的。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使企业增强了活力。由43名青年创办起来的市港务处胜利机电门市部,定期民主选举领导班子。今年改选时,有一名干部落选,就回到原工作岗位当工人。
不吃“大锅饭”,实行多种工资形式,多劳多得。盐城市的新办集体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的范围内,实行多种工资形式,有的实行固定工资加奖金,有的实行浮动工资。有一些集体企业的职工达到了国营企业的招工录取分数线,也不愿离开原单位。
不搞统包保险,实行量力而行的保险制度,逐步改善集体福利。东台县供电局青年镀锌社,在税前按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保险基金,职工按本人工资的3%投保,这两部分基金作为职工老年保险金,专款专用。职工医疗费用,由企业报销70%。由于“病有所治,老有所养”,就业青年思想安定,干劲倍增。 松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