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节日的忧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9
第6版()
专栏:黎巴嫩通讯

节日的忧虑
新华社记者 喻开元
黎巴嫩人今天怀着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宰牲节。贝鲁特没有节日的气氛,代替的是彻夜不停的大炮的轰鸣。地下室里躲避炮击的居民在默默地祈祷真主赐给他们平安,流落到贝鲁特的难民正在为得到一片面包和一杯饮水发愁。人们脸上表情严肃,一个个双眉紧锁,发呆的眼神里流露出惊恐、愤怒、悲观和无可奈何的神情。
普通的黎巴嫩人都在思考的共同问题是:黎巴嫩无休无止的动乱根源在哪里?
人们并不否认,黎巴嫩国内存在各种深刻的矛盾:300万人口分属于大小16个教派,数以百计的组织和团体,几十支党派武装。从殖民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从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人口逐渐增多起来的穆斯林,希望在国家事务中享有更大的权利。但是,黎巴嫩究竟是一个只有1万多平方公里和缺乏资源的小国,当前在黎巴嫩土地上进行的这一场现代化武器的较量,完全是外来势力干预的结果。
渴望解放国土的黎巴嫩政府把赌注下在美国人身上。用黎巴嫩外长的话说,这本来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弱小的黎巴嫩不能依靠叙利亚,这样以色列不会撤军;也不能依靠以色列,那样会失去阿拉伯世界,叙利亚更不会撤军。但是,美国人帮助黎巴嫩是为了同苏联争夺这个战略地区的前提下进行的。美国既要保证以色列的安全,又要避免苏联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任何作用。苏联对此当然不会坐视,它处处与美国作梗。现在当美国常驻地中海的第六舰队在黎巴嫩海岸炫耀武力的时候,苏联的驱逐舰也不声不响地驶往地中海东岸。贝鲁特的消息透露,苏制重炮和苏联专家已经进入了黎巴嫩的贝卡谷地。正是美苏之间的争夺,拖延了黎巴嫩问题的解决。
以色列当局的侵略扩张政策不仅制造了一个巴勒斯坦问题,而且是黎巴嫩灾难的重要根源。以色列侵占黎巴嫩以后,蓄意制造教派矛盾,多次挑动德鲁兹人和基督教民兵之间的冲突。这一次以色列军队完全撤出阿莱和舒夫山区,重新在贝鲁特以南30公里处的阿瓦利河部署新防线,又是选择在黎巴嫩政府同国内有关各方快要达成而尚未达成协议的时刻,并且在撤出最后阵地时向黎巴嫩对立的双方开炮,挑起了新的冲突。以色列当局的险恶用心是,挑动黎巴嫩和阿拉伯人互相残杀,使他们无暇顾及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存在,从而达到它长期霸占黎巴嫩南部的目的。
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分歧,加深了黎巴嫩的灾难。黎以协议签订之后黎巴嫩和叙利亚之间的矛盾尖锐发展,叙利亚公开支持黎巴嫩政府的反对派“民族拯救阵线”,称这个阵线为“真正的合法当局”,要求废除黎以协议作为开始叙黎对话的先决条件。阿拉伯世界的内部矛盾,不仅无助于制止以色列的侵略扩张,而且为美苏进一步干预阿拉伯事务提供了方便。
根据古老的传说,人们纪念“宰牲节”是为了宣扬真主劝人向善,而黎巴嫩人在这本应是喜庆的日子里闻到的却是硝烟的气味,他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质问:黎巴嫩的苦难何时才是尽头?
(新华社贝鲁特17日电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