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栖霞县立足本地发展多种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0
第2版()
专栏:

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栖霞县立足本地发展多种经营
本报讯 通讯员林桂学报道:山东省栖霞县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抓好100万亩耕地的同时,利用200万亩山滩水面,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大大加快了山区农民的致富步伐。
栖霞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岭背3,650个。总面积306.7万亩,山滩、水面、村庄占209万亩,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是较好的。但是,过去片面抓粮食,多种经营停滞不前。县委为领导农民尽快致富,确定在继续抓好粮油生产的同时,向山滩水面进军,发展多种经营。
这个县对67万亩宜林山滩,实行封、造、管结合,全面落实生产责任制,统一规划,每年封三分之一,三年轮换一次。把植树任务落实到专业队、专业户、专业人。目前,全县已建成用材林19万亩,平均一户1.2亩;柞岚18万亩,平均一户1.1亩;果园15万亩,平均每户接近
1亩;压棉槐17万亩,平均一户一亩多。去年光从山滩上拿到的林、蚕、果收入就达3,965万元。
在养殖业方面,过去以猪代牧,荒废水面,不重视草食动物,现在,充分利用山多草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动物和肉食鸡。办起了乳品厂、罐头厂,以草换肉,以草换奶,以草换皮毛。今年上半年,全县饲养奶山羊1.2万多只,家禽144万只,长毛兔15万只,生猪16.4万头,扩大了出口,增加了社员收入。还利用2.3万多亩水面发展淡水养鱼,每年可捕捞鲜鱼二三十万斤。
栖霞县地下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金、铜、铅、云母、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滑石等二十多种。各社队都成立了专门组织,大搞采矿和建材业生产。先后建立了40多个采金点,6个水泥厂,48个石灰窑。有260多个大队开采花岗岩。
前些年,农副土特产品大都卖了原料,卖的东西不少,收入寥寥无几。县委提出“大搞加工,提高商品率,实现农副产品多次增值”之后,先后办起了农产品、食品、果品、手工艺品、条编等生产加工业。这个县的苹果,前些年收下来,运不出去,造成大量损失。现在,办起了果脯、果汁、果酱、果酒和水果罐头加工业。加工的果脯、果酒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还销到外国和香港市场。
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出卖矿产品原料的现象也有改变,把石灰石加工成石灰膏,把大理石加工成大理石板,把花岗石加工成建筑用的各种材料,都增加了大量收入。每到秋季,群众上山,把一切能利用的山草、树叶、条子、庄稼秆叶采收回来,有的加工成图案优美、形状各异的工艺品出口,赚回大量外汇。
全县一大批有技术的农民,现在有了用武之地,按照自己的专长,同集体签订了承包合同,有些人离开土地,专门经营自己承包的项目,成为多种经营的专业户。多种经营专业户已发展到2.4万多个,专业人员近11万个,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的雏形,经济效益也成倍提高。
为了扶持能工巧匠开展专业生产,县社两级建立了一些专业服务公司,分别为专业户铺路搭桥,提供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服务。
1982年,全县多种经营收入达到2.2亿多元,人均362元,多种经营的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67%。今年,投入多种经营生产的劳力已达17万多人,比去年增加了两万多人,占劳力总数的64.4%。头5个月,多种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6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