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两难的苦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0
第7版()
专栏:经济札记

两难的苦恼
张振亚
口干舌燥的美国银行家们在巴西的中央银行进行了一整天债务谈判,很想喝一杯冰凉的美国“巴德索舌尔”啤酒,可是办不到。因为1983年上半年巴西已停止进口美国啤酒,就象它完全不进口美国的杜松子酒一样。但是,对这一切,美国政府并不能兴师问罪,因为巴西是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厉行节约、限制进口,否则它更还不起欠美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巨额债务。
巴西如此,拉丁美洲欠债累累的其他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美国出口的火鸡已纷纷从大饭店菜单中消失。在墨西哥城和秘鲁首都利马,美国出口的大马哈鱼已很少看到。夏威夷的菠萝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水果摊上更是早已绝迹。
背负着3,000多亿美元外债的拉丁美洲各国,正在勒紧腰带,用限制进口、增加出口的办法,来平衡国际收支,并挤出一点出口盈余来还债。这就不能不使得把拉丁美洲作为其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大公司叫苦不迭。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出口,以美元计算已猛降了37%。
当然,为了让拉丁美洲国家勒紧腰带,有力量还债,美国出口商暂时忍受点损失也是无可奈何。可是,最令人不安的是,拉丁美洲各国不但在减少各种消费品进口,而且它们更多地在减少机器、运输设备、金属材料等资本货物的进口。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对拉丁美洲的资本货物的出口竟下跌了47%。这表明拉美各国不但在节衣缩食,降低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也在大大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压低生产。这必然要影响它们未来的偿债能力。这正是美国银行家们最为焦虑的问题。
既要拉丁美洲国家还债,又想要它们大量购买美国货,这显然是办不到的。华盛顿的苦恼正在于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