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浪费榜”公布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1
第2版()
专栏:

“浪费榜”公布以后
本报记者 潘岗
本报8月15日公布“浪费榜”后,各地读者纷纷来信,对浪费药品的行为表示愤慨,不少读者同时还指出了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存在很大漏洞,急待改进。
“榜上诸君”,反映是颇不一样的,有的单位和个人,看到报纸以后,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比如朝阳无线电厂,马上组织工人讨论,制订措施,堵塞漏洞,并要本人写出检讨,到医院补交医药费。但也有些单位和个人态度非常冷淡,似乎事情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记者最近跟踪采访,一些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深思的。
三联单来得容易
在北京光华染织厂,记者访问了25岁的女工张俊丽,她原是个学徒工,月工资25元(8月份才转正),七付中药,价值9.54元。相当本人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她为什么弃之不取呢?听听她的解释吧:
“我头天去化验,第二天看完病已是上午十点,我因为上夜班,又怕影响下午6点到7点半练气功,因此未取药。过了四五天,我在厂里又拿了一张三联单。大夫又给开了那么多药。”
不知这家工厂的三联单是怎么管理的,看来张俊丽抓药不取药的原因就在于她可以轻易地拿到三联单。
不在乎
北京东四人民市场,有四名职工上了“浪费榜”。记者找她们采访,商场党委和支部的同志,早上8点半通知这些人来接受采访,到了12点,一个也没到。
一个叫齐文一个叫王秀云的,俩人这样议论:
“一两块钱的事儿,怎么就没完没了?
“这两天我的心情刚平静了点儿,又来谈什么?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呗!”
颇有点不在乎的意思。实际怎么样呢?
商品部的工会负责同志介绍说,王秀云说她当天想去取药,因货场无人走不开。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以往别说职工本人有病,就是她们的孩子有病,也是放下工作就走。报纸公布“浪费榜”后,王秀云两三天不来上班,隔了几天,才去医院补假条。
看来,医院的门被王秀云踢开了。
此君“不爱吃”药
北京东风电视机厂的青年工人孙德文6月份浪费中药七付,价值9.75元。
他向记者说:
“我是长期病号,从去年10月份起我就去北京中医医院看病,大夫要我每星期去看一次,每次都开那么多药。我不爱吃中药,有时就懒得去取。”
有人当面为他算了一笔帐,从去年10月到现在,药费起码三四百元。据了解,医生只管开药,从不问他吃药不吃药。
对大量浪费药品的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已作了重要批示,要求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北京市卫生局最近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今后属于公费和劳保医疗的患者,造成的浪费要由本人负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