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不怕刺扎手 专拣硬的碰 灵璧县纠正“农转非”、“拖欠公款”两股歪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1
第4版()
专栏:

不怕刺扎手 专拣硬的碰
灵璧县纠正“农转非”、“拖欠公款”两股歪风
本报讯 记者鹿舫、通讯员董步湘报道:安徽省灵璧县群众在听说县委书记徐振宾最近调任宿县地委副书记时,说:老徐在俺县时,县委办了两件好事。
前几年,灵璧县有两股歪风。一是有些干部借给城镇下放居民落实政策之机弄虚作假,将其亲属由农村户口非法转为城市户口。二是有些职工长期拖欠国家公款,而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并不困难。
徐振宾在初任灵璧县委书记时,群众向他反映了这些问题。但也有些同志劝他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全党整风时再来刹这两股歪风。徐振宾说:风正人和的局面是等不来的。不尽快刹住这两股歪风,争取党风根本好转,在我们这里就是一句空话。徐振宾自己动手起草县委文件,提出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切切实实地纠正不正之风。县委其他负责同志也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两年前,有一个镇的党委负责人不仅造假,把他小姨子的户口从农村转到城市,而且又很快转到外县。不少人认为,谁也不能在他头上“动土”。这次,县委不怕刺扎手,专拣硬的摸,坚决支持有关部门注销了那个人的城市户口。群众拍手称快。
在抓归还国家公款的过程中,县委同样敢于碰硬。对那些损公肥私的“刺头”、“难缠户”,有关方面在晓之以理的同时,明确规定:逾期拒不归还公款者,不发奖金,不调工资。
到目前为止,灵璧县一共注销了259人非法转入城市的户口,已收回2,200多名职工历年拖欠的国家公款305,000元,占应收回款额的92.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