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走申家山的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2
第1版()
专栏:社论

走申家山的路
党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把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作为改造大西北干旱地区的一项根本大计。这条路走得通吗?它果真是大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山区治穷致富的必由之路吗?今天本报发表的关于申家山的报道,以及本报8月25日发表的冯纪新同志的文章《申家山是怎样战胜干旱的?》,比较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大西北的劳动人民,多年来与干旱、沙荒、贫穷作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他们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中,总结,实践,再总结,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克敌制胜的办法。申家山生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
申家山是甘肃通渭县一个有代表性的穷山村,这里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长期铲草开荒,单一抓粮,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处于恶性循环之中。挫折教育了人们,从1979年起,他们下决心从种草开始改造穷山区,抓了四年就初见成效,农牧业都大得其利,生产上初步摆脱了被动,开始迈上良性循环的道路,生活上初步摆脱了贫困。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归结为十二个字:“种草起步,以草养畜,促农促林。”这十二字经,科学地阐明了草、牧、农、林之间的辩证关系,概括了象申家山这样的山区治穷致富的基本经验。
改造西北干旱地区的面貌,从根本上说,就是把长期形成的生态恶性循环,逐步改变为良性循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的高效益的大农业。从哪里入手来实行这个改造呢?开展植树造林是治本办法。但西北不少山区,土地干旱贫瘠,林木生产周期长,收效慢,投资多,不能比较迅速地解决大面积的生态失调问题。申家山的经验证明,种草是扭转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的最好突破口。牧草有保持水土、用地养地、产草养畜等多种作用,而且投资少,周转快,收益大,容易大面积迅速推广。申家山从1979年开始种草,第二年就明显受益。1981年,仅草籽一项,每户就收入163元,有的户达到了300元,并且还解决了燃料问题,基本消除了铲草皮、挖草根作燃料的现象。牧草发展起来了,畜牧业,农林业随之兴旺起来。种草的第三年,全队大牲畜和羊都增长了近一倍。这就是“种草起步,以草养畜,促农促林”十二字经的威力。
有些人担心,提倡种草种树是不是不要抓粮食了?当然不是。粮食生产仍然是山区的一件大事,问题是如何去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你向大地要粮食,就先得给大地“粮食”吃,给它草、树、水、肥料。干旱山区人穷是由于地穷,植被破坏,土地有机质很少。土地这样穷,你还要向它要粮食,它就报复你,一亩地打上几十斤,甚至连种子也拿不回来。申家山过去就是这样,土地多,人均近10亩,亩产仅几十斤。后来下决心拿出一部分荒地、荒沟和弃耕地种红豆草,做到人均五亩粮,四亩草,实行旱作农业。搞了四年,种粮食的地少了,打的粮食反而多了。这就是这类地区粮食生产的辩证法。在一些土地多劳力缺的干旱贫瘠地区,腾出一些地种牧草,把有限的人、财、物力集中使用到粮田上,实行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当然,也不能一般地提倡在种粮食的耕地上种草,凡是适宜于种粮食的地,仍然要保证种粮食。
申家山的变化,也是科学技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西北地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科学技术知识贫乏,许多地区长期沿袭着破坏生态的落后生产方式,这是致穷的根本原因。甘肃草原工作队女畜牧师王素香怀着深厚的感情来到申家山办点,把科技知识带进闭塞的山区,对申家山摆脱贫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王素香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大提倡,所有为开发西北埋头苦干、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都应当受到表彰。改造大西北,必须改造这里文化科学落后的状况,重视智力开发,目前要特别重视智力引进、科学技术引进。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制定一些具体政策,吸收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具有各种专长的知识分子,投入改造大西北的行列里来,逐步建立起一支开发大西北的科技大军。
改造大西北固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要准备付出几代人的努力,但并非遥遥无期不可指望。申家山的实践证明,振作革命精神,采取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脚踏实地的去干,十年八年,甚至三年五年,就可以作出显著的成绩。我们要毫不迟疑地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从眼前做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