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打好基础向体操高峰奋进——访第一届全运会体操冠军于烈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3
第3版()
专栏:

打好基础向体操高峰奋进
——访第一届全运会体操冠军于烈烽
四十三岁的于烈烽,现任河北队教练。作为一名体操运动攀登高峰的开路先锋,他十分关心年轻新手的成长。
24年前,当年风华正茂的上海选手于烈烽以113.35分的成绩,夺得了第一届全运会体操男子全能冠军。1962年,他曾在布拉格第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以独创的单环全旋技术和优异的成绩,获得鞍马第三名,为祖国赢得了第一枚世界锦标赛的奖牌。
全运会体操比赛结束后,他对记者说,娄云、许志强、杨艳丽这几个小将,已经成熟起来,可以跟李宁、童非、马燕红这些强手较量一番了。如果每个省都能出两、三个达到这种水平的运动员,全国加在一起就是五六十人,从中选出六七个尖子参加世界比赛,那情况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为什么新手中尖子不多呢?于烈烽认为:基本技术不扎实,限制了他们的成长。有的少年运动员在单杠上能做空翻转体抓杠和后空翻三周下的高难动作,却做不好最简单的屈身上反握,致使成年以后难度上不去,无法在高水平的体操队伍中接班。十年前,已经三十三岁的于烈烽在告别赛上依然夺得全国体操团体和个人全能冠军,正是凭着厚实的基本功。
当记者问到全运会后他的打算时,这位体操名宿抬起头,望了望楼道里几个嘻笑的小运动员,说,“我想带起一批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运动员。”于烈烽看到我国体操已经达到世界水平非常高兴。世界体操锦标赛即将开始,于烈烽兴奋地说:“这次大赛,我国男子队将同老对手日本队和多年雄踞体坛的苏联队进行较量,希望小将们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