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物美价廉 适销对路——谈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品的经济效益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4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物美价廉 适销对路
——谈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品的经济效益问题
吴 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工企业贯彻执行军民结合的方针,民品生产有很大发展,目前已经纳入国家计划的主要民品有近300种,其中有20种填补了国家的空白。军工企业的民用产品产值1982年为1979年的2.1倍,为支援国家建设,活跃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当前许多军工企业民品生产经济效益不高,盈利少,不少企业还有亏损,这些问题急待认真解决。
生产民用产品,产品直接和消费者见面,只有物美价廉,才有好的销路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军工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必须把情况摸透。可是有的军工企业上民品之前不作市场调查,看见别人生产什么,自己也生产什么。有一个省已有6个缝纫机厂,产销已经呈现饱和状态,某军工部门在这个省建了第7个缝纫机厂,结果只能是产品滞销。而有的军工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再决定自己的产品,情况就不同了。如航天工业企业生产真空淬火设备,航空工业部门生产制冷设备以及兵工企业生产的部分短线缺门的民用产品,经济效益都比较好。
军工企业一般都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生产民品必须发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如果不按工艺相近的原则安排民品生产,技术优势也就没有了。如有个军用光学电子工厂,不生产与光学有关的产品,而去搞摩托车铸件,效果当然不好。
有的军工企业生产民品,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有的虽然注意了专业化协作,却只局限在本部门内协作配套。比如一个自行车厂、一个摩托车厂,总装厂都在黑龙江省,却把新建的零部件生产线建在山东和广西,单纯地考虑“条条”的需要,从经济区划来看,显然是不合理的。
讲求经济效益要把工作做细。比如搞协作配套,不仅要选好点,还要有协作配套的技术标准、协作配套的价格等。有些军工企业认为这些都没有必要搞,管理很粗,成本高,产品滞销积压。现在,有些生产民品的军工企业已经注意了这个问题,努力把自己变成生产经营型的企业。他们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跨行业、跨地区按经济规律组成生产协作网,有的以研究所为中心,组成开发、研制、生产一条龙的专业公司,为提高民品生产的经济效益迈出了新的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