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歌声与心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29
第8版()
专栏:

歌声与心声
舒展
看过电影《聂耳》,人们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是怎样产生的。那么,这支战歌,是怎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呢?
建国前夕,征选国徽和国旗的工作已经初定了,唯有国歌在数以千计的应征稿中,却没有一篇尽如人意者。眼看第一届第一次政协会开幕在即,大家都为国歌无定稿而着急。毛泽东同志关怀着整个征选工作,亲自召集了二十多位同志商议,希望大家出主意。会上,有一位中年人提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这个独具远见的是谁?
提议者就是大画家徐悲鸿。他说,这支歌唱出了人民的意志,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立即予以热情支持。以后,政协会议一致通过了徐先生的提议。
这支歌,又几经变迁,才正式定为国歌。
经过历史考验的战歌,被人民批准为国歌的:如荷兰在1568年反抗外国统治者的斗争中产生的《威廉·凡·那骚》;如法国在1792年大革命中马赛志愿军在进军时唱的《莱茵河军队战歌》(即《马赛曲》),皆不乏先例。
经久不衰的歌声,常常是人民共同的心声。它反映得越动人、真实和有激情,它的号召力、生命力就越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客观)使之然”
(《礼记》)。亿万人都感受到不奋起就亡国,在这最危急的关头,人们心中象火山岩浆积压着的用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的爱国热情——这支歌只用了十句词,伴着急越的旋律,迸发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怒吼。三十年代的爱国青年,如今已是六七十岁以上的人了,如果这些老同志回忆一下自己唱这支歌的情绪,并把当时自己的处境、当地的历史背景向今天的青年人讲一讲,一定会挖掘出一大批具有个性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材来。
徐悲鸿在解放前是第一流的教授,工资不低,但他勤俭一生,临终前计时用的还是一块旧怀表。可对于中国古画却不惜高价收藏。有位外国驻华大使看中了一位收藏家的一幅元朝王振鹏的《梅妃写真图》长卷,因标价太高,正在讨价还价。徐先生走近一看,毫不犹豫地说:“这画我买了!”以后他在题跋中写道,余因古人物佳画难得,因借债收之。徐先生去世后,他的夫人按照他生前意愿,把收藏全部价值连城的书画、文物房间的钥匙,交给了当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同志。
那些利用职权巧取豪夺古名画从而走私出境捞点洋货的赃官,比起徐悲鸿先生,不显得太没有中国人的人味儿了吗?更何谈共产党人的气味耶?!
在“四人帮”淫威面前宁死不屈的大翻译家傅雷说过:“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而且更适合我的个性。”为什么呢?他说因为他作为中国人的“根”深呵。
徐悲鸿、傅雷年轻时都在欧洲求过学,他们的“洋墨水”喝得越多,对祖国爱得越深。不论远涉重洋或关山阻隔,“祖国,母亲!”这一共同心声是任何力量也无法分开的。徐悲鸿关于国歌的建议,那由来,不也是由于中国人的“根”吗?
多难兴邦,居安思危。将四化蓝图变为现实,这就是今天十亿神州要筑成的新的长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