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桐荫绿影遍金陵——南京城市绿化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03
第3版()
专栏:

桐荫绿影遍金陵
——南京城市绿化介绍
本报记者 朱维群
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解放前,全市绿地不足2,000公顷,行道树才2,100多棵。经过解放后30多年群众性绿化,现在城市绿地总面积已达6,000公顷,行道树20多万株,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3.5平方米。南京城已经成了一个“树木公园”。
南京的绿化事业迅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较早地形成了一套讲求科学的、完整的绿化规划,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完善。
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规划绿地系统。绿化的主要功能是平衡生态,改善人生存环境的质量。据测定,南京在高温季节,有绿化的地段与无绿化的地段相比,最高温度值平均低3度多,中午地面温度可低10余度;空气相对湿度高10%—20%,高温持续时间短3个多小时。有林木遮蔽的街道,汽车噪声可降低6—8分贝,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平均浓度分别降低48%和20%,飘尘量减少37%—60%。而要实现上述绿化的主要功能,必须依靠大面积植树。南京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园林绿地系统规化时,一直坚持先普遍绿化、后重点提高的方针,在点(公园)、线(街道、河沿)、面(企业、机关、居住区等)三者中以面为主。首先将一切可能绿化的地方尽快种上树木花草,然后营建风景点。现在,南京已形成一个分布比较合理的普遍绿地系统。均衡散布于城区边缘和中心的28个大中型风景林,由各主次绿化干道串连起来,成为绿地系统的骨干;城区“面”上的绿地达2,000多公顷,大大超过“点”和“线”的面积,使人们无论是游览、行走,还是工作、起居,都和树木在一起。
从绿化功能和适应能力出发选择树种。城市绿化能否有效地改善和美化人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树种的功能。南京有关研究机构审慎进行城市生态调查,实行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并举,先“速生”后“慢长”,先“一般”后“名贵”,未经长期栽培实验的树种不急于推广,对骨干树种慎重去留等原则。五十年代面对大量荒山空地,先用加拿大白杨、枫杨,法国梧桐等速生树种实行普遍绿化,然后着手名贵树种的规划和育苗。有关专家还将南京地区近300种树按适应能力分为基干树种、选用树种、试用树种三类,再按风景区、居住区、街道和工厂四大基本环境,分别制定出三级树种的基本选择方案。专家们尤其重视发现具有强大抗逆性的树种,如长绿乔木女贞过去不为人看重,但它抗烟尘性能强,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现已成为绿化冶金等重工业厂的主要树种之一。判断一个树种的优劣,往往需要十几年以至几十年,需要特别慎重。
从树种规划出发计划育苗。要根据城市生态调查和绿地系统规划,决定每一种树的种植数量和时间,以形成完整的树种规划。城市苗圃服务于社会不同的绿化对象,数量、品种、规格要求很高,加上一般苗木要先行三至五年,特种苗木要先行五至八年育苗,所以计划性十分重要。南京长期实行林地储育办法,即在造林区密植苗木,随着苗木长大,或隔行或隔株,实行抽株移植。这样,既有了大型苗木来源,原林地最后也被抽成植株合理的绿地。在马路上也运用了类似办法:生长慢的“目的树种”与生长快的“伴栽树种”间种,先用速生树实现绿化,一旦它妨碍了目的树种的发育,再行移植。这种储苗办法加快了全市绿化进度。(附图片)
绿化的南京街景。王广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