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百里线上的治河英雄们——记四期导沭工程中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25
第2版()
专栏:

百里线上的治河英雄们
——记四期导沭工程中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信·
编者按:沭河是鲁中南、苏北两区主要河流之一,起源于沂蒙山区,源高水急,是该地一大自然灾害。鲁中南的临沂、郯城、临沭及苏北的灌云、沭阳、新安等十余县千余万亩土地,每年雨季成灾。新沭河道,不再经苏北地区入海,而是由鲁中南临洪口入海;河流仅三百三十公里(原长四百公里),流程大为缩短。该河工程甚为艰巨,必需开山凿岭,方能使新河道畅流无阻。现该地治河民工,已发起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以伟大的气魄,向大自然进行斗争。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四期导沭(沭河)工程,全线自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均相继开工。在长约百余华里的工段上,两万干部、二十万民工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在运动开始之前,由于民工的劳动热忱,工作效率已显著提高。如在劈土技术方面,兰陵指挥所民工孙中环首创一天劈土三十三方的纪录,接着又有宋理中创造一天劈土四十二方,房学义更创一天劈土四十四方的巨大成绩;五莲指挥所又发现郑吉升、杨连方一天劈土九十方的惊人数字。在劈石技术方面,蒙阴民工臧其祯创一天劈红碎石十三方的纪录,张秀海更创劈红坚石十三方的成绩,打破了部分民工犯愁挖硬石的顾虑。在爆炸技术方面,第四指挥所(蒙阴、沂源、蒙山三县合编)民工改进打炮方法,由过去每炮打一米二的炮眼,装黑炸药,炸石三方到四方(炸不好只能炸一百斤左右)的水平,提高到打二公尺半深的大炮眼(炮眼上面小,底面大),装铁棍炸药八斤,一炮炸石九十八方的空前纪录。上述经验迅速推广后,使民工们对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充满了信心。
在这一时期中,民工们对多劳多得工资政策极为满意,认清了导沭工程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意义,并普遍有了政治荣誉的要求。因此,一个多月即胜利完成了整个工程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导沭委员会根据以上工程进度和民工情绪,并使导沭工作与全国正卷起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相吻合,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起了爱国主义的创模竞赛运动。
自动员酝酿以来,首先在干部中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在整个导沭机关、工地,充满了仇恨美帝的情绪。他们纷纷表示坚决做好导沭工作,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莒县指挥所大、中队干部并具体提出:做工快、打夯坚固,做好筑堤工程来抗美援朝。民工们也都自发地投入这一运动。泗水指挥所五大队在订出创模计划后,在党员孙尤立、刘兴胜带头劳动、并帮助民工解决缺衣困难情况下,民工都下决心要加劲干,提前完成任务。该大队三中队民工张如坤、刘照桐、杜照桐等三人,很快创造了三人一天劈烂石五十方的新纪录。莒县指挥所自创模动员后,又有民工刘相芳创造一天劈硬土五十九方的巨大数字。大家并提出了三保证:一、保证上土快;二、保证抬土走的快;三、保证打夯结实打的快。全指挥所各中队已造成竞赛热潮。沂南指挥所民工尹尚珍想起了过去身受的苦难,今天的幸福,对美帝的侵略行为更是痛恨万分,他一鼓作气,于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天就劈烂石十六点四七方。他这一劈石办法立即传遍了全指挥所,民工们都向他学习。费县指挥所全体干部和三千八百一十九名民工,为响应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号召,除已胜利完成本期每人应摊的五十方土的任务外,现又接受了新增加的二万八千公方土的任务,大家都一致表示坚决完成光荣任务。赣榆十大队自创模动员以来,由每人每天在二百五十米的运距上运土七十抬,现增加到一百抬至一百一十抬,他们除已于十二月三日完成了原定工程外,现又接受了八大队做五千公方土的任务,并计划提前十八天完成这一任务。兰陵五大队五中队四分队全体民工,在二百六十公尺的运距上,一天就干了四十四方硬土。二大队四中队民工,平均每人都抬六十五至七十筐土才去吃饭,一月共干了三百八十二方硬土,平均每人合二方多土。全指挥所大、中队的干部,除了粮秣员、病人之外,也都参加了劳动。诸城指挥所六千余民工亦投入创模热潮。五大队八百余民工天未明每人即推土三十余车。各大队为保证工程的标准,当天上好土当天一定打好夯,免得第二天冻了打不结实。
现全指挥所各大队干部、民工、为争取模范都正紧张地劳动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