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黄土高原本来不姓“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05
第2版()
专栏:西北通讯

黄土高原本来不姓“旱”
本报记者 黄际昌 郭伟成 颜世贵
人们谈论西北黄土高原的特征,往往一言以蔽之曰:“旱”。甘肃省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简称“陇中18县”)全国闻名。记者最近考察了这片旱区的实况,在那丘原沟壑之间,脚底扬尘,热风扑面,口舌干燥,果然“旱煞人”!
翻阅了几部县志之后才知道,这里历史上原来是另一番情景。通渭县志记载:城西80里的蟾母山“多草堪牧”,弥罗山“树荫交加,水声潺潺”,有诗为证:“黄鹂偏觉东风意,飞向林端唱柳枝”,“满川花柳争春发,却在扶桑日影中”。通渭的邻县——会宁,从县志中查出,当地曾种过松、柏、槐、榆、柳、红豆木等几十种树;生长过马兰、莎草、水蒿等几十种草。如此看来,今日的“旱会宁”、“干通渭”,历史上曾经是一片绿洲。 200年前,通渭一位名叫何大璋的知县,曾发布一篇《劝民种树文》。他到任不久,发现此地“无修竹茂林之象”,百姓只顾种粮糊口,对此,他在文中批评说:“此皆小民愚而自画,不知天地有自然之利,置美利于不言,良可惜也。”何谓“愚而自画”?就是给自己画个死框框,自然界本来还可以给更多的“美利”,人们不要只种粮食。可见,在历史上,这一地区有过“愚而自画”的百姓,也有过主张“因地之力而坐取厚利”的何知县。
大量史料证明,西北黄土高原,并不是生来就姓“旱”。《资治通鉴》载:“唐时自安远门(长安西北第一门)两万二千里,闾阊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陇西从事农牧,“田牧数年,得畜产数万”,“劝以耕牧,民皆乐业。”定西县的同志说,1979年在巉口公社小柏林,还刨出过一棵古柏,除去腐朽部分,还有0.8立方米。没有青山,何来巨柏!?
那么,后来怎么变成“光山秃岭”了呢?根据《甘肃森林的历史变迁》一书的作者张靖寿考证:自秦以来,西北高原变迁的因素很多,有自然的,如森林失火,天气严寒,病虫为害;也有人为的,仅光绪年间清军镇压回民起义,就有大片森林毁于战火。而人口在两千年间增加27倍,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5人增至43.2人,大大加重了大自然的负担,破坏了生态平衡。
解放以后,“人为”的因素也是很明显的。华池县副县长贺金贵说:从1950—1980年的30年间,23年旱灾,群众吃不饱,就拚命开荒,扩大粮田面积,形成干旱——开荒——干旱的恶性循环。百年前全县林木覆盖率为50%,1948年为23%,现在只有18%,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8.9%,年流失泥土1,932万吨,相当剥蚀4厘米一层表土。他说,从大自然的惩罚中,现已深感“以粮为纲”的路走不通了!陇中由于乱垦滥伐,每亩流失的氮磷钾,远远超过化肥施用量!“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例子,比比皆是。
多年来人们把“旱”看做高原的“穷根子”,而忽略了人们违反自然规律的严重教训,实在错怪了天公。甘肃省委一位主管农业的负责同志对记者说:过去总以为这里多灾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旱、薄(土壤肥力下降)、粗(耕作粗放);现在看来,应该说是薄、粗、旱。
今年入夏以后,胡耀邦同志和赵紫阳同志,先后考察了青海、甘肃、陕西、新疆,对开发大西北提出了战略设想,为了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提出草灌乔结合,林牧农结合的方针,并且号召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大西北。这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情况的科学概括。黄土高原本来不姓“旱”,如今有了正确的方针,经过我们和后人的不断努力,这个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富饶的大西北,将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题头照片 田 萍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