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步伐已经迈出 困难必能克服——云南民族教育工作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05
第3版()
专栏:

步伐已经迈出 困难必能克服
——云南民族教育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黄植 王友恭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多山区的边远省份。解放前,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没有正规教育,学校多是解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十分不便,前些年民族教育仍然落后,小学生入学率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教育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现在适龄儿童入学率约为75%。对于多民族多山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最近,我们在云南采访中得到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这里许多领导干部已不再把教育当作“软任务”,而看成是边疆地区实现四化的重要前提。大理县教育局负责人风趣地对我们说:过去县委书记总觉得抓教育是额外负担,遇事推来推去,人们说他们对教育工作是“布置工作提一句,检查工作问一句,总结工作带一句”。1980年以前县里没有从地方财政中给教育拨过一块钱。这几年每年给钱,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我们接触过的一些州县教育部门负责人,几乎都是用同一种乐观的语调说:“现在可以说是全党开始重视教育,教育不只是主管部门一家的事了”。大姚县委书记刘守忠提出了一个鼓舞人的口号:“一手抓十年树木,一手抓百年树人”,带动全县干部发展林业和教育,取得可喜成绩。云南省委主要负责人对我们说:“云南省的特点一个是多民族,一个是边疆。做任何工作不考虑这两点,都会出偏差。从小学抓起,培养大批与党同心同德又有专长的民族知识分子、民族干部,才能加强民族团结,加速四化建设,巩固祖国边疆。所以,办好民族教育对云南来说,是一件大事。”为了促进各级干部真正重视教育,去年推行干部岗位责任制时,省委规定:抓不抓教育是常年考核社队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在云南获得的另一个印象是:在发展民族教育的措施上,注意从民族多、山区多、交通不便的实际出发,办学讲求实效,不搞“一刀切”。
云南根据自己的条件,从1980年开始,小学采取多种学制:经济文化基础差又居住分散的山区半山区,一般办四年制的初小(有条件的公社和大队办高小),学生以学习本民族文字为主,兼学汉语,并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云南省自编的教材。在县城和富裕的农村采用统编教材,普及六年制初等教育。七年制小学主要是加学汉语,以便与中学衔接。云南各地的小学向来流生数目很大。前几年就在民族聚居地区办起了40所包干食宿民族中学(高中)和小学,现有学生11,000多人,就学人数一直很稳定。为此云南省有关部门最近决定,每年拿出1,500万元,在43个最不发达的县开办“半寄宿制高小”,五六年级学生由国家补贴食宿费用。此外,各州县的主要中学,大都附设民族班,以解决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少数民族学生和为农村培养人才的问题。这种班全省有330多个,2万多人。一些中等专科学校,也分别办了师范、卫生、财会、农机、化工等大批民族班,培养少数民族中等专业人才。8所高等院校还办了19个民族班(相当于大学预科),吸收各民族高中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再转入大学本科。云南省采取这些以普及小学教育为重点,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发展民族教育的措施,是切实的有效的措施。
但是,云南民族教育在前进中仍有不少困难,师资质量低的问题当前尤为突出。今年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按中下水平出题,有的县及格的不过10%,甚至更低。省委负责同志说:“师资质量低是一个根本问题,云南省的教育事业就落后在这里。”云南有一个群众集资办学的先进县——陆良县,很多大队为学校修了钢筋水泥楼房,来此参观的人都耳目为之一新。但是县领导向省教育部门提出:“我们有了高质量的教室,你们也得调给高质量的教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位管教育的负责人说:“如果省里能给我们县20个高中教师来帮助现有中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三年时间我们县就缓过气来了”。这种要求,在各州县具有普遍性。云南省委经过通盘考虑,最近决定,除依靠本省力量大力培训师资以外,要从外省礼聘上千名有真才实学的高中教师来云南,帮助原有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一条措施能全部或部分实现,将是云南教育界的一件大好事。我们相信,有志之士是乐于前往那里为兄弟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