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介绍邯郸专区的灭虫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25
第5版()
专栏:

介绍邯郸专区的灭虫斗争
今年三月上旬,天气还很冷,魏县、大名、广平、曲周、临漳、永年、肥乡、邯郸、成安等县的油菜上就发生了金花虫;曲周、大名、邱县、磁县等部分荒地、坟场生了蝗虫,继之很多地方的春苗闹红蜘蛛和地蚕。以后棉苗出土,蚜虫和象鼻虫就开始发生。到六月上旬,棉蚜已普遍全区;蝗虫闹遍了十一个县。生的早,种类多,成为今年虫害发生的特点,直到秋末,还没有停止。
政府大力领导开展全面性的治虫运动,无论对群众,或我们的很多干部来说,还是个比较生疏的工作,开始时有些人不注意这一工作,甚至有不相信科学的错误思想,如:“虫子年年有”,“天灾治不了”,“天年不该收”……对棉花闹蚜虫,很多人这样说:“棉花遭了蜜,秋后唱大戏”“棉花蜜了头,秋收买个牛”“棉花攒攒拳,一年顶两年”……虫少时不愿动手,虫多时成灾了才临时报告,设法捕打或者悲观失望。魏县、大名、肥乡、广平、成安等县的油菜金花虫,有的被吃光了才赶忙报告上级。
邯郸专署为了实现增产计划,抓紧了治虫工作,提出“虫灾发生在那里,消灭在那里”的口号,随生随灭,不使存在繁殖,在一年来贯彻治虫有了显著成绩,保证了各种虫害未能成灾,因此灭虫的经验和方法是值得介绍的。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充实县、区、村的灭虫组织,是推动灭虫的有力保证。灭虫组织以宣传、组织、检查和技术四股组成,具体分工,建立逐级负责制与严格的报告制度,害虫发生后要根据情况,立即行动。有些地方并特别注意了横的联系,临漳、成安接合部分之李庄一带建立了联合捕虫指挥部,不少村庄经过民主讨论建立灭虫公约,贯彻政府号召。
第二、实行统一计划,贯彻统一领导。首先是专署通过各专业部门的会议,研究拟订了治虫计划,并以专署农业科为主组织了技术研究委员会,贯彻统一组织和领导,使行政与技术密切配合起来。
第三、领导重视,准备及时。今年专署首先准备了八千七百余架喷雾器,二万多斤鱼藤粉,二万五千斤氟矽酸钠,八千斤DDT和四十万斤烟草,有计划的分发各县,再由县分到各区、村。因此发挥了各地治虫的积极性。另外并发动群众自购或伙购药械。在预防害虫的工作上,组织了挖卵采卵与贯彻检查。大名今春曾发动一千七百余人和一千余头牲口进行除卵灭荒二万八千余亩,邱县荒地发生蝗虫后一面组织捕打,一面组织开荒,平路沟和锄坟头,曲周田水庄和北油村一百四十余亩谷苗发现黏虫卵,经过及时除卵捕蛾,制止了黏虫的发生。
第四、举办短期训练,培养骨干。专署一直是抓紧时间,结合着实际的灭虫运动,灌输各种治虫技术,今年开办了四次短期训练班,春天以拌种、挖卵、预防蚜虫等为主。麦后一次,以消灭红蜘蛛、稻苞虫、蚜虫和蝗虫等为主。秋季又提出消灭黏虫,小麦播种时又贯彻了防治地下害虫。参加学习的共达五千零四十人,每县最少有一五○人,多者到五、六百人。此外还印发了各种灭虫教材六万多份。训练班学员包括村干、劳模、积极农民和生产委员等。学习过的干部和农民,学会了技术,对于病虫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形成了灭虫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核心。如魏县东薜村李英学习回村后立即准备烟草,领导群众治虫;磁县黄官营党员路伏春回村积极带头在自己地里作试验,推动全村。此外很多地方都贯彻了防重于治的方针,宣传组织深耕细作,除草、采卵,魏县韩屯提出除草竞赛。基于事业需要,很多农民要求冬闲时学习治虫方法。
第五、重点示范,用实例和具体算账打通群众思想,临漳、肥乡等县选定交通方便,行人众多的地区为示范村,先行示范,吸收多数农民参观,同时宣传治虫办法,具体算账,农民看到治虫有效,又了解了治虫确实有利,无不乐于接受。
第六、结合生产,解决具体问题。蚜虫、蝗虫的发生正值麦收和锄苗,因此必须适当的分配和运用劳力。邯郸专区今年在治虫结合生产上做得很有成效,大名在灭虫中参加打虫的妇女儿童四万多人,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磁县河北村发生了二十多亩蝗蝻,八十多名妇女一天就把它消灭。虫也治了,但并没有误了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