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7阅读
  • 0回复

无畏的勇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26
第1版()
专栏:朝鲜通讯

无畏的勇士
(本报记者田流)
朝鲜战场上,出现了无数的勇敢的英雄。王鹏勖就是其中的一个。
东线的敌人,在我志愿部队与朝鲜人民军联合打击下,“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变成了决定性的总崩溃。敌人把所有辎重、装备、裸体女人像片以及他们的尸体遗弃在长津湖畔,拼命地南逃。
前看不到头,后望不见尾,无数的朝鲜人民军在前进,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前进,“抓住敌人,不要让他跑掉。”迅速前进的人们以这样的口号来互相鼓励着。于是无数的战车、无数的大炮、无数的担架、救护队更迅速地涌向前方。王鹏勖等驾驶着的满装着弹药、给养、防寒物品的汽车,则停止在秘密的场所待命。
天下起霏霏的细雨来了,黄昏时变成了米粒似的小冰砂,入夜又变成鹅毛大雪。司机有的蜷曲在车下,有的躲在车旁的山洞里,寒风像从背心中穿过,手脚都冻麻木了,冰粒挂在眼睫毛和胡须上。但他们的精神十分旺盛。
第二天早晨,寒冷慢慢的被驱散了,浑身都有了暖意——骤然,山林中吹来了一阵凛冽的寒风,使每个人都打起寒战。夹杂在寒风呼啸中传来一种异样的、隐约的、嗦嗦移动的声响。警戒哨立时传下暗号,所有的人都警惕地端着枪跑到预先选好的位置上,双目凝视,全神贯注地监视着山林的动静。
当山林中奇怪的声响再起时,二班长乒乓打了两枪,接着是一阵急骤的慌乱的脚步声向树林深处逃去。这时大家便蜂拥而上,直冲入山林中,四处搜寻。敌人已经溜远了。
谁都不说穿,但谁都肯定地认为这是美国特务捣蛋。美国侵略者把他的间谍曾成批地用飞机运送到北朝鲜,这些间谍们便利用高山、深谷隐藏起来,用电台、信号向他们的主子报告情况,放信号枪;并用暗杀、狙击的恶毒手段,扰乱人民军的后方。不久前,司机们还亲眼看见过,敌机向这一带山林投下了百多个这样的间谍。
大家都一言不发的回到自己的车旁,重新检查车子的隐蔽部位是否合适,有的人又重新伪装着自己的车辆。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特务刚才窥视过这里,特别是因为没有把特务抓住,每个人都在警惕着敌人可能的袭击。
正当夕阳西下以后,忽然,一种刺耳的怪音,划破安静的黄昏。
“飞机!”王鹏勖首先听见,话音未落,两架敌机已到顶空,既不盘旋也不侦察,一直俯冲下来,哗……一阵扫射,飞过去了。当大家刚隐蔽好,敌机又扭过头来,轰炸扫射反复达六次之多,但它没有打中一个人、一台车。只有最后一颗炸弹,击中在紧靠山崖的一辆车上,起火了。
“同志们,赶快来抢救车子啊……”隐蔽在车旁小河边的王鹏勖同志,忘记了仍在头顶盘旋的敌机,呼喊着向起火的汽车扑去——汽车正燃烧,车上的子弹开始爆炸,浓烟直升到山巅的树林中。“该死!”老王咒骂着:“五台汽车距离这样近。”起火的汽车靠左边一公尺远停放着一台,右边二公尺远又是一台,侧后四公尺远还有一台。虽然,前面的一台车距离远些,却恰恰挡住了去路!
烈火就像在身上燃烧,子弹似在胸膛爆炸,焦急使老王忘掉了一切,几次直扑燃烧着的汽车,但几次都被烈火推回来了。“只要把起火的车开走,就可使附近的四台车得以保全”,老王这样想着,抱着头又钻入火里。但汽车已全部烧毁,无法移动。附近的三台车又因第四台车挡住去路,欲动不能。危急的瞬间,正确而勇敢的行动就是最高的智慧,老王便立时奔向挡住去路的第四台车,迅速开出,给后面的三台车让出了道路。这时赵世玉、印贵和其他司机同志们都已闻声赶到,赵世玉便冒着危险将距起火汽车一公尺的、已被烈火烤得滚烫、遍体弹痕的那台车开出,印贵同志也把距四公尺的那台车迅速地开出危险区。
当王鹏勖开出第一台车,再跑回来时,剩下的最后一台车就更困难抢救了。火已烧得更烈,子弹乱飞,而且距起火车子这样近——仅仅二公尺啊!老王匍伏着前进,他企图爬到车门边,突然开门飞速开出。但车门已烧得灼手,不能打开,油箱已渍渍作响,经验丰富的王鹏勖知道,这一台车马上就会因高热而起火,那时车上满载的炮弹……——简直将不堪设想。时间不允许任何迟疑,就在这万分危殆的时候,他想起了这是他应当不惜生命来争取胜利的斗争,如果美国人胜利,他又将重新回到黑暗的日子。
原来,他在十八岁时,就被日寇从学校里拉出来,编入伪军,而后又被投入汽车训练学校,再后被鞭打着给敌人开汽车……当时是多么向往着祖国啊,然而祖国在那里?一声霹雷,日寇投降了,东北解放了。老王怀着异样兴奋的心情回到家乡,回到沈阳,见到了年近七旬的双亲和年青的妻子。国民党的罪恶统治,使他无法生活下去。沈阳解放了,共产党来了,老王天天出车,生活也就逐步安定下来。随后是土地改革,又分到了十五亩好地,连上自己的六亩地,小日子过的更美了。谁想美帝国主义又从朝鲜打进来,还屡次越过国境轰炸安东等地,眼看好日子又有被美帝国主义破坏的危险,于是他安置了家庭,告别了双亲,参加了志愿军,担任了这个志愿汽车运输连的修理班长,成日里跟着汽车奔驰在朝鲜山野间,车在那里坏了,就在那里修理,从没耽误过运输。昨天收到的妻子的信上还告诉他,全家人都很好,孩子们今年都作了新棉衣,告诉他全村人处处关心他们,还说“我正拣好粮食准备交公粮”,最后,希望他“加倍努力工作,快些打垮美国侵略者,好全家团聚。”
眼前汽车越燃越烈,子弹越炸越凶,旁边的一台满载炮弹的车处在万分危殆中。老王顺手抄起一条棉被,奔往小河,湿透后,顶在头上,钻进熊熊的烈火和乱飞的弹雨中。另一个司机也湿了一条麻袋给了他,他急速将麻袋盖在啧啧发响的油箱上,又向车泼了一桶冷水,打开车门,冲入车内,把护身的棉被盖在灼热的机关盖上。人是进入了司机台,也把住了舵轮,想把车子倒退,离开燃烧着的车子,但万丈高崖顶住了,后退不能;前进就必须从火海中冲过去,万一乱飞的子弹,落入车内,满车的炮弹,就要爆炸,那时汽车和自己的生命都可能同归于尽。但是,老王把心一横,高呼着:“有车子就有我,有我就有车子”,终于开足马力,直冲过去了。
因为他这一卓越的功绩,前方司令部便给予通报嘉奖,并给他立大功一次。全连的同志都向他祝贺。老王说:“这不算啥,这事是叫我赶上了,同志们不论谁遇上都会这样的。”他还说:“要加倍努力工作,快些打垮美国侵略者,好过太平日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