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编钟乐舞》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08
第8版()
专栏:音乐与舞蹈

《编钟乐舞》赞
吴晓邦
宏亮的钟声轰鸣了剧场,飘舞的长袖、委婉的楚歌使人耳目一新。湖北省歌舞团演出的《编钟乐舞》为我们展示了古老、璀璨的楚国文化,使首都的观众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对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的理解。观看了这个乐舞的演出,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深深为之鼓舞和振奋。
一九七八年,我听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六十四件编钟,感到这真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上当之无愧的瑰宝,它的出土证明了在中国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先秦时代的楚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地广势强的国度,因此,才留下了这般震铄中华、历久不衰的奇丽的楚文化。
在同代历史上,在世界任何地区都找不到能与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可以媲美的乐器。因此,编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珍宝。它不仅能演奏单旋律的乐曲,还能演奏和声与复调手法的多声部乐曲,也可以用来伴奏。编钟是古代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整体表现。
《编钟乐舞》是湖北省歌舞团的同志们深入到楚文化的挖掘、整理之中,掌握了较为充分的资料后创造的。他们集中了湖北省文艺界的智慧,为我国古代乐舞的研究作了宝贵的贡献。正因为他们的工作是有根据的,所以才出现了许多动人的有气魄的演出场面。例如祭祀乐舞《迎神》、祭歌《国殇》、农事组舞《采桑》、《耕耘》,及《房中乐》的几个片段。他们把演出集中在人物的真实情感上,是通过中国古代人的气质和精神塑造出来的。他们从楚国音乐、诗歌、绘画、雕塑上,积累真和实的资料,提高了艺术的真实性,不仅进行了歌舞艺术上新的改革,同时力求使它成为一部宣扬祖国历史的乐舞诗篇。
湖北省歌舞团的同志们,在继承中国歌舞艺术的传统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种创造已经不再是口头上的“传统继承”,而是从中国乐舞艺术这个意义上有所突破。从《编钟乐舞》里可以让人们感到战国时代的气氛,从中得到滋养和启示。
在整个的演出中,“楚宫宴乐”是压轴的节目,应该比其它的节目更为出色,方能使人满足。但当我看到舞台上的器乐演奏员,尤其是演奏编钟的人多是摆样子的假吹假奏时,感到很遗憾。这种表演就属于以假乱真的场面。对这样一个反映历史生活的史诗性质的演出是有损的。因为楚宫宴乐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人神同乐、国泰民安”。由于演奏员有假的成分,故而使细腰长袖舞也受到了为舞而舞的影响,失去了真实这个美的重要因素。我希望“楚宫宴乐”这个节目能作进一步的修改,与整个《编钟乐舞》的演出更为统一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
《编钟乐舞》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演出。湖北省歌舞团的同志,勇于大胆尝试,能够摆脱过去舞蹈创作上的束缚,这不仅是对中国舞蹈传统的最好继承,也是对我国舞蹈艺术的一次新的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