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威胁着世界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1
第7版()
专栏:专论

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威胁着世界和平
张德真
在第38届联合国大会上,裁军问题是重要的议题之一。联合国讨论裁军问题已经不知多少次了,超级大国的双边裁军谈判也接连不断,而且还达成过一些协议。然而,裁军问题至今没有获得什么进展,根本原因就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缺乏裁军诚意。它们口头上高喊裁军,实际上变本加厉地大搞扩军。从当前情况看,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有一些新的动向,值得人们注意。
在保持“均势”幌子下争夺军事优势
超级大国谋求世界霸权是以实力作后盾的,因此,它们总是力求加强自己,压倒对方,竭力争夺军事优势。在七十年代以前,苏联的军事实力在某些方面不如美国,特别是核力量大大落后于美国。但是,苏联利用美国陷入越南战争困境和“十年缓和”时期扩军势头相对减弱的有利时机,迎头赶上。到七十年代末,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实力已基本上势均力敌,各有千秋。可是它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军备竞赛,而是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在争夺优势上你追我赶。
苏联由于过去十年大规模扩充军备,在一些方面占了上风,因而竭力主张“保持”美苏现有的战略均势,“冻结”核武器的现状,以遏制美国明显加强的扩军势头。苏联领导人一再强调,苏美之间的战略平衡是“近几十年来的一项最重要的成果”,绝对不允许“任何破坏和打破业已形成的均势的企图”。而美国则强调当前美苏军事力量出现了不利于美国的“不平衡”,美国必须重整军备,以“恢复”被破坏了的战略均势。
一个要“保持”均势,一个要“恢复”均势,乍看起来,似乎它们都不谋求优势,而只要求建立“均势”,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对于什么是“均势”,苏美两家各有各的说法和标准,它们随时都可以以“军备不均等”为由,在军备竞赛上不断加码。
拿美国来说,它对自己在军事上某些优势和长处绝口不提,却强调苏联在军事力量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占“明显的优势”,为此,里根总统执政后,一再追加军费,1982财政年度军事开支实增7.7%,1983年度实增10.5%,1984年度计划增加10%。前不久,里根政府提出1984—1988年度建军计划,5年军费总额将达16,000亿美元,平均每年超过3,000亿美元。
苏联也是这样,它所说的保持“均势”,实际上是要保持它在某些方面的优势,面对美国增加军费,自然不甘罢休。它一再宣称,对于美国的扩军行动,苏联决不会“消极坐待”,而准备“奉陪到底”。近3年来,苏联的军事开支在七十年代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实际用于武器研制和购置的费用甚至超过美国。
在中程核武器问题上,两个超级大国关于“均势”的争吵,同样十分明显。美国说,苏联部署了ss—20导弹,导致美苏力量的“不平衡”,因此需要在西欧部署新导弹以达到“均衡”,而苏联则矢口否认自己在中程导弹方面的优势,却大肆攻击美国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会破坏欧洲的“均势”,并且声称如果美国部署这些导弹,苏联将采取相应措施等等。
事实表明,超级大国虽然口头上大说要维持双方的均势,实际上却是它们企图压倒对方、保持自己优势而玩弄的花招。它们所谓的均势,不过是用以掩盖扩军备战的幌子。
把军备竞赛重点放在提高武器质量上
由于超级大国多年来的军备竞赛,它们拥有的武器数量已达到“超杀伤”的饱和状态,因而目前竞赛的重点已经不在数量而是转到提高质量上。在这方面,它们共同的做法是:维护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同时限制对方的发展,力争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
在常规武器方面,苏联为了保持已有的优势地位,正在加快武器的更新换代。新型的苏—24歼击轰炸机和米格—23、25、27战斗机已成为作战部队的主力。新式的T—72、T—80坦克正在逐步替换旧式坦克。苏联的海军装备近几年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来说,里根上台后,加快了常规武器的发展,平均每年有10种新式武器投入生产或装备部队,其中包括F—16那样先进的作战飞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装备有新式巡航导弹的舰艇,等等。
在核武器方面,超级大国争夺质量优势的斗争就更加激烈。近些年来,苏联对核武器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为了保持它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的优势,苏联更新和增加了第四代改进型洲际导弹,目前正在加紧发展第五代洲际导弹。据西方报纸透露,苏联最近在远东秘密试验了一种被西方称作PL—5的新式洲际导弹,其威力大大超过现有的洲际导弹,足以摧毁美国的MX洲际导弹。为了缩小它在核潜艇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核弹头命中精度上与美国的差距,苏联正在大力发展巨型“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和“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它的核弹头命中精度也有提高。从美国来说,它的核武器装备现代化正进入“全盛时期”。里根上台后,提出了一项耗资1,800亿美元的全面更新战略核力量的庞大计划,准备用MX洲际导弹、三叉戟核潜艇导弹和B—1战略轰炸机逐步取代现有的“民兵”式洲际导弹、旧式核潜艇导弹和B—52轰炸机,并准备进一步发展“隐形”飞机、“隐形”巡航导弹和小型单弹头机动洲际导弹。美国想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弥补它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的不足,同时继续在技术上保持和扩大对苏联的领先地位。总之,两个超级大国通过
“扬长补短”,不断在提高武器质量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军备竞赛从地球表面扩大到宇宙空间
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早已从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万里之外的太空。它们向外层空间发射了数千个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和各种航天器,还研制了各种反卫星武器。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它们又把争夺空间优势的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去年9月,美国空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管宇宙空间军事活动的“航天司令部”。今年3月,里根正式下令执行一项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长期计划,其主要设想是利用激光、粒子束、微波等手段在太空拦截和摧毁来自苏联的战略导弹。这个被美国报刊称作“星球大战”的计划虽然被某些人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计划一旦实现,地面核战争就有可能推向遥远的太空,“冷战”可以变为“和平”。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计划只会加剧美苏进行更加危险的军备竞赛。正如有些军事专家指出的,有矛必有盾,有盾也会有更厉害的矛。随着战略防御武器的升级,战略进攻武器也会水涨船高,出现新的突破。苏联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空间武器和反弹道系统的研制,并在某些方面实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对于美国加强空间武器的种种打算,它也已经作出了十分强烈的反应。
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无论是在速度上、规模上和水平上,都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它们的这种活动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地威胁着世界和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