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养山养水才有出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2
第2版()
专栏:西北通讯

养山养水才有出路
本报记者 颜世贵 黄际昌 郭伟成
从兰州到武威途中,经过古浪县香林寺,透过车窗远远望去,绿森森一片。司机说,“几年前这里还是和尚头哩!”
香林寺海拔2,500米,有名的“甘州石”就在它的脚下。据有关史料记载,二百年前,这里“云树苍茫迷客路”,建有寺院,是古浪“八景”之一。就在几十年前,这里仍是一片茂密的混交林。后来,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仅乔木被毁,就连灌木野草也被砍光,致使地表裸露,山泉干涸。大自然的惩罚,教育了人们。后来经过15年的营建改造,自然景色得到了恢复。如今,森林面积由原来的1,500亩扩大到4,500亩,木材蓄积量由708立方米增加到2,000立方米,灌木覆盖率也由0.3%提高到0.8%。这一来,提高了涵养水源的能力,调节了气候。据测定,香林寺附近的年降雨量比封山前增加100毫米左右,山坡地下50厘米处的土壤含水量上升了10%。枯竭十多年的泉水重新涌流出来。早先不见的鹿、獐等珍贵动物,又出没于林中。
“破坏自然资源很容易,恢复起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这个县的林业局长感慨地对我们说。
的确,我们在采访中,接触到不少这样的事例。比如,甘肃省武都地区,二十多年来,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一再遭到严重破坏。据1961年和1975年两次森林普查对比,森林面积减少了257亩,林业线后退20余里。许多地方已变成荒山秃岭,出现了灾难性的恶果:一是雨量减少了,武都县五十年代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七十年代减为430毫米。二是雹灾剧增了,五十年代,全区发生冰雹的仅有岷县、宕昌县的20几个公社,受灾面积10多万亩,七十年代蔓延到120多个公社,受灾面积近30万亩,最高一年达194万亩。三是山洪暴发,泥石流多了。据武都水文站实测,1970年前白龙江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53公斤,年输沙总量1,640吨;1978年含沙量增加到每立方米7.55公斤,年输沙总量达3,300万吨。白龙江河床已高出县城1.32米,“水比城高”,生态恶化,全区农业徘徊不前,群众生活困难。
甘肃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显得特别的宝贵,有水才有绿洲,才有森林。然而,我们在河西走廊了解到,这里浪费水的现象,目前还很严重:水利设施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大水漫灌,水的利用率只有30%,除石羊河流域的农田用水较低外,黑河和疏勒河流域的农田,每亩年用水都超过1,000立方米,水白白流走,冲得一些地方的路基翻浆。石羊河流域上游许多山地不宜种粮,非要毁林灭草,盲目开垦,为了维持产量,又一味打井,超采地下水,造成中下游水源不足。民勤盆地与1970年前相比,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4.5米。我们看到,一些草场开始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但是,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总以为这里的水是取之不尽的。
河西走廊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呢?我们同一些科技人员作了深入的交谈。河西走廊地区海拔1,000多米,南高北低,地形起伏;日照时间长,多在2,800小时以上;气候干燥,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个地区水资源有三个部分:自然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自然降水是根本来源,地表水和地下水依赖于降水,并处于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状态。人们对地表水争议不大,对地下水亦无争议,但对水资源总的看法就不一致了。据水电部门同志估算,在50亿方地下水中,重复部分约80%,不管这个结论是否完全符合实际,但从一个方面提醒了人们: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在甘肃,水比油还宝贵,但从目前来看,有些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回到兰州,我们遇到了来西北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所长周立三教授,周老也列举了大量数据,说明河西地区的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他说,自然资源是有限度的,人们常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光讲一面是不对的,还要讲养山养水。
这确实不是一件小事。生态演变,要求人们重新认识这里的山和水。(附图片)
甘肃天水县凤凰公社肖王大队退耕还林,防止了水土流失,赢得了粮食丰收。
甘肃天水县秦岭供销社把苜蓿草籽装车外运。
本报记者 张雅心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