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机会·主意·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3
第8版()
专栏:

机会·主意·主义
兰楠
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机会。
面对种种机会,人们打着各自的主意。
一种人是意在为己。有的人尽管必要的需求已得到满足,仍不知足,依然瞪大眼睛等待和寻求着满足私欲的机会。机会没来,主意先定;机会一到,唯恐“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力争“先下手为强”。有的甚至还玩弄权术,略施小计,蓄意制造一些机会。一些俗不可耐的口号,如什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什么“不捞也是白不捞”等等,就是这种人的口头禅。
另一种是意在为公。本该得到满足的个人要求,却不去要求或不急于得到满足。不仅不寻求、更不蓄意制造满足个人需求的机会,就是机会临头,首先想到的也是国家、集体和他人。有人在调整工资中,为给自己争个名额连抢带夺;共产党员罗健夫、蒋筑英却主动要求让给别人。有人在分配房子时为达到个人目的而大吵大闹;广西昭平县委书记张广山,几次分房都让了出去,至今还住着五十年代的旧房。有人不顾党纪国法,私自把亲属转为非农业人口;湖南浏阳县委书记陈再仁,组织上都为他按政策办了亲属进城的手续,却被他自己扣了下来。有人依仗职权,搞“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子女塞进大学或机关、企业;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女儿考不上学,让他走走门子,他自己却先去把门堵死。有人乘出国之机,捞“外快”、发“洋财”;被追认为共产党员的光学家蒋筑英,出国进修,半年从“牙花子”上省出一大笔钱,为研究所买回大批研究器具。有人“雁过拔毛”,“见食就逮”;天津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共产党员、进货员马贵昌,不吃请、不受礼,不光彩的名单上从不见他的名字。这后一种人,对待每一个机会的每一个主意,都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至于自己在这机会面前,不是“靠边站”,也是靠后站。
主意连着“主义”。主意既是从“主义”中来的,又转过来影响其信仰的“主义”。一个利己主义者,势必会一事当先处处为自己打算。因为他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共产主义者,必然一心为公,因为他认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彻底解放自己。一个利己主义者,头上也可能顶着共产党人的帽子,肚里却是被利欲污染甚至浸透了的瓤子。他们入党“吃党”,做官为钱。在他们眼里,共产主义理想“远水不解近渴”,便时时刻刻乘机寻隙地找“近水”喝,不热心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热衷于个人“现代化”的安乐窝;不为建设共产主义而忙碌,倒为自家的“五子登科”而奔波;对别人讲精神文明,对自家却只讲“物质文明”。如此这般,积习复累,势必把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而至于恶化为身败名裂。而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主义者,则摒弃利己主义,实践共产主义。对他们来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何况个人一点得失?“享受”的机会来,他们是“别管我”,“我靠后”;“吃苦”的机会来,他们是“让我来”,“我先上”。这样反复实践步步深化,必然使他的共产主义思想更坚实,共产主义精神更光大。
机会常有,而每一个机会又可成为检验一个人的主意,进而检验他的“主义”的关口。经过种种机会,透过个个“主意”,真假共产主义者必然要亮相。要经得住检验,面对每个机会,就要打正主意;而要打正主意,就要端正“主义”,使共产主义真正成为指导个人言行的核心。而这一系列的任务,也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