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共产党员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27
第3版()
专栏:

共产党员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中
中共天津钢厂总支书记 刘致中
天津钢厂的党组织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刚开始时,就广泛地进行了时事教育。一分厂轧钢股党小组组长李海,是个宣传员,热心地和其他党员分工负责到轧钢、小剪刀、烘炉等单位进行了宣传工作。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给工友们读报、组织漫谈,召开座谈会。会上热烈地讨论了时事问题。绝大部分工人因此认清了美帝扩大侵略的阴谋,增强了仇视、鄙视、蔑视美帝的思想。工人阎文宝说:“我们把铁烧得棒棒的,支援前线。”著名劳动英雄、共产党员潘长有说:“我们多生产一吨钢,就多增加一分力量。”
炼钢部支部是全厂的模范支部。并且炼钢部又曾获得全国模范车间的光荣称号。经过深入宣传后,大家情绪高涨,表示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中要再次夺得模范称号。于是支部召开党内会议;党、政、工、团召开联席会议,专门研究了保证的办法。各组也随着制订了保证条件。平炉在十一月上旬进行小修,共产党员刘广和发动本组工友,争取提前修好。原计划二十四小时修完,结果只用了二十小时零二十分就修好了。白灰炉烧到第七炉时,应该小修一下,可是停车就要影响生产。共产党员于富便和其他班的工友商量修理办法。领班张云贵提议采用补修办法。这样可以减少时间,不影响生产。但是这必须等炉内火刚灭,人就钻到白云石烧炼炉底下去修理。这是很危险的,不仅热度很高,并且烧炼的白云石掉下来就会有生命的危险。这时,于富挺身而出,不等炉火熄灭便钻了进去。这种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动得其他工友也接连地钻入炉底下去修理。他们用铁镁砂矿管和坏镁砖挖补好了。这样,十一月份就多烧了五炉。
十一月二十四日,平炉精炼渣子房旋突然陷塌了一块。职工们着慌了。他们眼看着一炉钢水要受损失,又耽心完不成本月生产任务。可是不停火是很难修理的,因为旋在平台底下。平台与旋之间空隙很小,进去修理的人必须卧下,既不能抬头,又不能伸腰。这时潘长有、陈估祥、杨栋和很多工友不顾高热和旋倒塌的危险,用耐火砖将旋抢盖好了。工友李永凯在抢修中把脸烫伤了。由于大家这样积极地抢修和加紧生产,十一月份的生产就超过任务百分之四·八。
共产党员并且能够主动地团结技术人员,使全厂每个职工都参加到这一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来。机电部铸造股共产党员孙绍智,主动找老师傅孙文谦、张俊清商量和其他小组挑战竞赛。孙绍智组化钢就比以前提高百分之一六·六六。电炉组七天完成了十五天的生产任务。共产党员孔彦彬和师傅研究减少铸件废品率。各小组也都订出废品率不超过百分之三。今年五、六、七三个月生产废品率曾达到百分之六,到十一月就降低到百分之一·一二。
更宝贵的是共产党员和工人们都能在生产中开动了脑筋,改进技术,增加生产。因此,在技术操作、原料配合上都有很多改进,克服了以往的浪费现象。十一月份镀出的成品,一级品达到百分之九九·二,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新纪录。铅丝厂过去每月镀完一次线,氯化铵池内的氯化铵每月要换一次。但为了节约原料,减低成本,共产党员牟金山和工友们就细心研究改进办法,提出三个月换一次。这个建议经合理化建议委员会批准后试验成功。这样每三个月可节省六七五斤氯化铵,折合人民币一千零八十万元。而且保证了镀线的质量。
十一月份全厂产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以三分厂说矽铁产量超过原计划百分之二十·六二。质量上也比过去大大提高。约提高百分之十到二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