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张伟君、荀令莱带领京剧队辗转苏北 送戏到基层 献艺风格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4
第4版()
专栏:

张伟君、荀令莱带领京剧队辗转苏北
送戏到基层 献艺风格高
本报讯 记者武培真报道:今春以来,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派艺术创始人荀慧生的女儿荀令莱和她的母亲张伟君,自觉抵制“文艺商品化”和“一切向钱看”等不正之风,一次又一次拒绝了以赢利为目的的演出邀请,主动到苏北农村去,为基层观众演出。母女俩表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人民何时需要它,我们就何时无保留地献出来。演戏,不能在个人收入上计较,更不能为发财降低人格,出卖艺术。”她们所到之处,都受到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文艺界同行的高度评价。人们说:希望他们再来。
今年4月初,在北京市京剧院二团党委的领导下,由张伟君担任艺术指导,荀令莱为主要演员,组成12人的北京荀派剧组,和镇江京剧团的28人联合演出。这支文艺轻骑兵,人数不多,却能表演五、六出大戏和十来出小戏。他们转辗苏北等地,为城乡观众送戏上门。先后巡回70天,共演戏84场。
从首都到基层演戏,又逢盛夏,条件比较艰苦。在兴化时,每天演两场,间隔只有半小时,安排演员们吃饭很是不便。化着重妆的荀令莱,常站着喝碗稀粥凑合一下,继续演出。在如皋、镇江等驻地十分潮湿,北方演员不大适应。然而,这也没有影响演出质量。有的从未演过京剧的偏僻之乡,轻骑队也去了。荀令莱在各场演出中,都刻意求精,一丝不苟。即使蚊子叮咬得刺痒难忍,她照样维妙维肖地把剧中人演好。在兴化,连续11天演了22场戏,当地要荀令莱场场唱主角,她不顾疲劳,愈演愈好。
整个演出期间,64岁的荀夫人张伟君,场场都站在台侧,仔细观看各个演员的表演,利用幕间幕后时间,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然后一一指点。她还接待了大量来访者,应邀为一些文艺单位讲学。身为戏曲研究员的荀夫人,不蹲在大都市“享清福”,偏要跟着年轻人下基层“找苦吃”。她为工作付出那么多心血,任何照顾却都不要。转移演出点,有的同志提议联系小车送一送,她谢绝了。想给她调整较好的住房,也谢绝了。她始终随团或住后台,或住简陋的剧场招待所。
为了能让更多的对荀派艺术有兴趣的观众今后能就近经常看到荀派戏,张伟君与女儿将荀派艺术专长,或传授给青年人,或与同辈交流。在各个演出点,她们先后与附近京剧团的近10名专程求教者切磋技艺,传经说戏,为沿途六、七个文艺团体讲课和表演。
更可贵的是,她们传艺不要报酬,不留后手。荀令莱多次向兄弟剧团的同志表示:“你们随时来京都可以。凡我学过的,尽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蚌埠京剧团的青年演员朱黎丽,向荀令莱学戏,提出要付学费,母女俩坚决拒绝。此次苏北之行,母女俩把小朱带在身边,随时言传身教。只《金玉奴》出场一个动作,荀令莱就示范了20多次。她们看朱黎丽基础较好,学习刻苦,十分高兴。最近,母女俩邀小朱来京学习,表示把所会的荀派戏全教给她。
荀令莱、张伟君和演出队的同志不辞艰辛劳累,为基层观众送戏上门,发扬了革命文艺团体的优良作风,所以沿途许多群众赋诗、作画、赠旗,以表谢意。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工人,为荀夫人和其女的苏北之行所感动,特意包了北方人喜爱的水饺送去……。演出队轻装简从,一般乡镇剧场也便于安排,加上票价不高,又不与当地计较得失,更无某些剧团苛求东道主宴请、包吃、包住、包玩等“刮地皮”现象,所以不少剧场给捎话:“希望他们再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