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浪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7
第2版()
专栏:

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浪费
沈阳第二搪瓷厂职工来信呼吁:尽快解决转产后的一系列遗留问题编辑同志:
沈阳市委主管工业的个别领导人,未经充分调查和论证,于1981年2月批准沈阳第二搪瓷厂(以下简称二搪)改建成自行车部件厂,致使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对遗留的一系列问题,又采取官僚主义态度,久拖不决。
二搪是1958年由轻工业部投资建成的轻、化工搪瓷设备专业厂,职工1,278人,年产能力2,000吨左右。这个厂专业设备配套,工艺装备齐全,检测手段完备,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规格多,是全国三大搪瓷设备制造厂之一。转产前,该厂生产任务基本是饱满的,产品也有销路。从经济效益来看,除“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外,该厂年年盈利,1966年至1980年实现利税3,145万元。象这样一个工厂,专家们认为根本就不应当转产。
然而,在对二搪是否应当转产有争议的情况下,当时沈阳市主管工业的市委某书记不考虑后果,断然拍板转产自行车部件。把3,122平方米好端端的房屋扒掉了,拆毁了4座搪烧窑和一座瓷釉窑以及大批专用设备。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4万多元(不包括东侧厂区的扒拆损失)。耗资885.2万元改建成自行车部件厂,两年多来共亏损408万元,今后还将继续亏损。据有关设计、研究部门的专家说,改建的自行车部件厂,不但比新建一个同类工厂花钱多,而且不符合基建和设计要求,厂房布局、利用和工艺流程都很不合理。21米高的大油压机厂房硬改成烤漆车间。高大的原搪烧车间只安装了些小弓型压力机,原铆焊厂房基本空着,每到冬季还要用4台4吨/小时的锅炉采暖,浪费大量能源。
现在,二搪被移交给化工局领导,与一个街道小厂——沈阳市化工搪瓷厂“联合”。该厂没有正规厂房,缺乏水电设施,职工长期无事可干,是个亏损欠债户。“联合”后的二搪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逐步恢复生产,420多名职工露天作业已达两年多。因场地狭小,60台设备露天运转,56台设备长期露天存放,风吹雨淋,行将报废。原二搪的理化室、计量室、实验室和X射线探伤室被自行车部件厂要去,长期闲置不用。更为严重的是,现用搪烧厂房低矮,吊车提升高度仅有4米,操作既困难又危险。作业面积狭窄,夏季室温高达摄氏48度以上,超过工业卫生规定标准的6.5倍,生产条件极为艰苦,职工安全没有保障。
去年3月,我们曾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有关部门约见辽宁省、沈阳市有关方面的同志进行商谈,并督促解决上述问题。沈阳市委曾委派9名专家进行调查,专家认为二搪转产是决策上的失误,已造成了巨大浪费;沈阳市一轻局在二搪厂的基础上改建自行车部件厂,是违反建设项目程序管理规定的,并且指出,现在二搪的确不具备搪瓷设备生产的最低条件,应当予以解决。
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年多过去了,问题并没有解决。两年多来,我们奔走于京沈之间,先后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及有关部门呈送了56份报告,其中请求解决生产场地与厂房问题的报告24份,至今没有结果。
今年7月,沈阳市自行车部件厂已被迫撤销,办公楼和部分厂房空闲,自行车部件生产也是停停打打。为使二搪摆脱困境,我们请求归还部分厂区和厂房,以最低标准解决生产条件,以利生产。
沈阳市第二搪瓷厂副厂长 潘文选
干部 刘乃凡 李克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