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唐山市工人的爱国热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28
第2版()
专栏:

唐山市工人的爱国热情
本报记者 林里
唐山是一个拥有八万产业工人的城市,工人们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鼓舞下,掀起了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竞赛生产的热潮。
启新水泥厂青年工人阎泉新,坚决表示: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抵抗美国侵略,保卫远东和平,决心要到军事干部学校学习。旋盘工人翟瑞芝是个活泼愉快的青年,本来他和三十多位工友早就请求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但一直没有轮到他。他听到军事干部学校招生的消息,高兴的逢人便说:“这可是报效祖国的时候了!”他和三十多位工友,立即一起报了名。他们充满信心的说:“在军校要争取当学习模范;在战斗中要争取当战斗英雄。”表现了工人阶级热爱祖国的英勇气慨。在欢送他们起程赴军校的会上,有翟瑞芝的父亲,有阎泉新的妹妹,有陈宝泰的未婚妻和其他人的许多家属。翟瑞芝的父亲在欢送会上说:“军校是青年人最光荣的岗位。我还有四个孩子,如果人民的祖国需要他们,我将毫不犹豫地要他们参加保卫伟大祖国的斗争和建设工作。”他的话感动了所有的老人,也鼓舞着青年们奋勇前进。会场上响起了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陈宝泰的未婚妻讲话了:“他走了,家中一切由我负责!”人丛中又是一片啧啧称羡的声音。工会主任许子良激动的跑上前去,他说:“在旧社会人们提到工人,都要加个‘臭’字,说我们是‘臭’工人;现在毛主席领导着我们成了国家的主人,海军、空军学校也吸收我们工人参加。小伙子们记着呀,旧社会的空军和海军学校是不要我们工人的。现在我们站起来了,为了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到学校里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毛主席的期望!”坐在汽车上准备立即出发到军校去的工人们高声的答应着:“放心吧,主任!”他们并希望留厂的工友们把生产搞得更好。
唐山市各厂的女工,表现了和男工一样的英勇。华新纺织厂原来有几十名女工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这次批准投考军校的十一名工人中,有九名是女工。当康淑贤、罗瑞章、吴爱琴等三人发觉自己身长不够投考标准时,急得抱头痛哭,身长够标准的人,都高兴异常。便互相议论着如何开动飞机、军舰和坦克。女工关凤珠等二人,是和她们在开滦矿的爱人同时报名的。
有些身体健康程度较差,或年龄不适当的工人,再三要求:“我们不能开飞机、军舰,那怕到陆军去当个坦克车手也行!”当他们发现这些愿望都不可能实现,而祖国同样需要他们努力生产的时候,便自觉地展开了生产竞赛。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的唐山铁路工厂工人孙连旺,把中央人民政府等单位赠送劳模代表的纪念册拿出来,转送给抗美援朝志愿军,并于卷首写道:“这些珍贵的纪念品,我自己也舍不得用;现在转送给你——伟大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兄弟。希望你在胜利的战斗里,成为杀敌英雄,我们能在下一次的英模大会上见面握手!”许多工人都写了慰问信,赠送了大批慰劳品。慰劳品中,除了通常用的肥皂、牙膏、毛巾等物之外,每件物品上都写明这是他(她)们最心爱的东西。选择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去作慰劳品,是表明工人阶级对人民志愿军的无限关怀,也表明工人们对祖国与朝鲜人民的无限热爱。
在工人们爱国行动影响下,各矿厂职工家属也热烈地参加了这一爱国运动,在开滦矿附属淑德小学生的大批慰问袋中,有一个署名孟繁良的孩子,在慰问袋上写着他自己作的诗句:“志愿军,快努力;援助朝鲜打美帝!这个袋儿送给你,算是我的小心意。”
唐山工人们知道,国家需要他们生产出更多的煤炭、钢铁、水泥、火车、布匹,以及各种足以加强国防建设的东西。孙连旺早把他的化铜炉改名为“抗美援朝号”,并和厂里的吴开云模范小组一起,向唐山八万职工发出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号召。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钢厂代表赵乃斌、电厂代表李秀俊首起响应;接着纺织厂、水泥厂的职工也响应了这个号召。他们共同的口号是:工场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武器,多出产一件产品,就多一分抗美援朝的威力。在高度地爱国热情激动下,上月内,钢铁厂钢锭完成了原计划的百分之一零五点三,铸钢完成百分之一零七点八,钢条完成百分之一零五点三,耐火材料部的矽砖完成百分之一零三。铁路工厂的二百八十个生产小组,全都卷入生产竞赛,孙连旺的“抗美援朝”化铜炉,超过厂订计划的百分之五,吴开云模范小组在死修四号公务车时,由标准工时一九五二小时减为九二五小时;死修另一软席车时,又节省了二百八十二小时。他们用节省的工时去帮助其他车间,推动了其他车间提前完成任务。创全国煤耗新纪录的唐山发电厂,曾经参加了华北、华东等二十八个同业厂的生产竞赛,他们在“安全发电,安全供电”的条件下,再度减低煤耗至○点五六一公斤,使每度电的耗煤量,较先进的苏联炉炼式发电机煤耗○点五六○公斤,仅差○点○○一公斤。启新洋灰公司工人为适应国防需要,自动展开了增产竞赛,创造了四十四年来该厂生产的最高纪录。华新纺织厂竞赛生产二十支纱,原计划规定新车每工应产细纱八点八八亨司,老车要产七点三五亨司。竞赛结果,新车达到九点○三亨司,老车达七点四七亨司。德盛磁厂在竞赛期间,产量普遍提高百分之二十,破损率则由过去的百分之三十降为百分之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