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提高电视剧质量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7
第7版()
专栏:

编者按:我国的电视剧创作,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广大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优秀的作品还不多见。有一些作品思想艺术质量还较差。提高电视剧的思想艺术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和广大电视观众、电视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提高电视剧质量问题,本报开辟笔谈,准备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以期促进电视剧的创作有所突破,取得更大的繁荣。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在建设精神文明和克服精神污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电视剧质量的关键
钟新
今年3月,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金像奖评选。电视观众热切希望电视剧在质量上能有一个飞跃。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很多观众询问:电视剧的质量为什么上不去呢?
从3月份开始到8月底止,全国各地送到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共有125部。其中有一些剧目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如《高山下的花环》,尽管许多观众读过小说,看过话剧,但仍然被电视剧所吸引、所感动。又如《527级台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引滦入津工程中英雄的铁道兵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还有《朱伯儒的故事》,及时地、真实地反映了朱伯儒平凡而伟大的风格,都是电视剧中的好作品。此外,又如最近播出的《华罗庚》、《红红的雨花石》也得到观众的好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播出的一百余部剧目中,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剧目还不太多。电视剧的质量为什么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因素很多,而关键是剧本问题。
今年以来,能够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的剧目太少;相当一部分剧目脱离生活,生编硬造,甚至情理不通,看了不能令人信服,更不用说给人以启迪教育了。最近还有二十余部电视剧由于严重违反生活的真实,根本不能在屏幕上播出。这一类剧目最大的毛病就是“假”。其次,也有相当一批剧目图解生活,枯燥乏味。反映的生活面尽管不同,如计划生育,买卖婚姻,交通安全,防火防电等等,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只能说是粗糙的宣传品。这一类剧目的毛病就是“浅”。还有一些剧目情趣不高,思想感情极不健康,或者成了时装展览,或者成为旅游招贴。更有甚者,打打闹闹,搂搂抱抱。有些所谓喜剧,完全脱离人物性格去搞一些装呆扮傻的廉价噱头,让观众看了啼笑皆非。一些历史剧,由于对历史事件缺乏严肃认真的探索,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虽耗时耗资费了不少功夫,而群众的责难很多。
剧本创作所以大量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是剧本的创作者没有深入到火热的生活斗争中去,只是凭借一点点印象、一点点资料,就坐在家里面壁虚构,因而各条战线上丰富多采的生活,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就很难闯进我们的屏幕中来。不深入火热的生活,当然很难产生对生活中英雄的爱,也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尖锐矛盾斗争,就写不好为四化而斗争的新人物。不深入生活,只能出现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或者索性躲开生活,绕道而行去写离现实远些更远些的作品。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讲:“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我们要有胆识、有魄力去写那些勇于革新的开拓者,去揭示社会的矛盾,揭露改革中的阻力,这样才可能产生激动人心的作品。当然,我们写矛盾,不是为了揭露而揭露,而是为了克服和纠正工作中的缺陷,使我们的工作搞得更好,因而它应当是昂扬向上的,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的。
剧本所以存在虚假、粗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发展电视剧的事业中,没有重视培养一支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的创作队伍。没有自己的队伍,就打不了主动仗。粉碎“四人帮”以后,电视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近几年来摄制的电视剧,大部分靠改编古典名著或当代较好的中、短篇小说。从现成作品中筛选,一般说命中率较高,因此,常常发生一部小说几家抢的撞车现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明文规定,改编现代中、短篇小说,要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这样一来,比较好的作品,往往在胚胎之中,就由电影厂征购了,可供电视剧改编的小说大为减少。因之,既不能改编,自己又没有创作队伍,只好等米下锅,或者降低标准,这就必然影响电视剧的质量。由此可见,电视剧发展到今天,如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在生活的激流中奋进的创作队伍,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了。
繁荣剧本创作,还需要对体裁和题材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平衡。电视剧品种很多,在体裁上有连续剧、单本剧、小品剧、报导剧等等。在题材上又有古典名著改编、历史剧与现代剧等。连续剧应当说反映了电视特点,它篇幅浩瀚,可以把长篇小说容纳其中,并以此吸引观众。这种形式必须肯定。但是也要看到目前电视剧的人力、物力有限,投入一部电视连续剧后,就没有多少余力搞其他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了。这个问题在一个电视台内,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如何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连续剧如《武松》,固然受到观众欢迎;单本剧如《凡人小事》、《新岸》、《萤火虫》也同样受到观众喜爱。电视是传播精神文明、促进四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它最重要的特色是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无疑应把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放在第一位。
今年,有相当一批社会力量投入电视剧录制,这是件好事,但必须加强对这支力量的领导。在一百多部电视剧中,有近40部是话剧团、大专院校、研究所、电影厂以及一些机关单位制作的。除电影厂和少数话剧团有一定制作条件和经验外,其余一些单位由于缺乏经验,在质量上难以保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出现了一些个人集结起来,找某些单位赞助,然后投入电视剧制作的。这些个人组合起来的剧组,往往选材不严,把关不紧,听凭个人喜好,或者迎合某些低级情趣来选择剧目,或者随意乱插广告,有的所得收入也由个人分配。这种作法,已有向自由化、商品化发展的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注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