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共产党员永远与人民心心相印——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8
第5版()
专栏:

共产党员永远与人民心心相印
——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点体会
成兴汶
已经收入《邓小平文选》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党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三千九百万党员、领导着全国政权的大党。但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证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党的力量之所在。今天,当我们要为贯彻党在新时期的伟大纲领和目标而奋斗时,教育每一个共产党员,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便取得人民的最大信任和支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要密切联系群众,最主要的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深得民心。现在,由于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政策的逐步贯彻落实,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比预料的好得多,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疆,人民热烈称赞党的政策好,这就极大地改善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加强了党同群众的联系。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陈云同志的这个论断既尖锐,又中肯。党风不正,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被割裂;失去人民的支持,党也就失去了领导人民的资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准则》公布以后,党中央把纠正不正之风,作为改善党和群众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制定党内法规,恢复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对一些严重违纪的案件进行公开处理,等等。这就从思想上、组织上、纪律上、制度上,切实纠正了某些脱离群众的现象。现在,完全可以说,经过全党的努力,党风确实有了很大好转,党群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不能不看到,党风不正仍然是影响党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党内搞不正之风的虽然是少数人,但影响十分恶劣。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僚主义作风在某些党员干部的身上仍很严重,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互相推诿,不负责任。在他们那里,本来一个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开几次会议也未必能解决,本来几天能办成的事,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未必能办成。许多群众说:“现在的事真是难办得很!”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感慨。二是少数党员干部缺乏革命热情,却有强烈的“物欲”。他们谋取特权的种种行径,常常是人民群众街谈巷议的话题,影响人们建设四化的信心。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还说:“把脱离群众这个问题统统归到林彪、‘四人帮’身上也不合乎实际,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一些脱离群众的制度,包括那些特殊待遇在内,文化大革命前有的已经有了,但远没有现在这样厉害。”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和扫除少数党员干部的特殊化风气,并对违法乱纪者进行严肃的整饬,清除那些欺压人民的腐化变质分子。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整党的决定指出:“对于在1980年3月中央公布《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后利用职权和其他条件谋取私利的党员和党员干部,要责令他们作出检讨,错误严重的,要给以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这是为重振党的威望、取信于广大人民所必需采取的措施。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站在党性立场上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注意为群众作出表率,关心群众的利益,自觉为维护群众的利益努力工作,同时要用共产主义精神陶冶自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上成为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