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泪洒南天哭先生——悼念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8
第8版()
专栏:

泪洒南天哭先生
——悼念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教授
戴自俺
陈鹤琴先生1919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以后,即在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等校任教授、教务主任等职。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学校以后,还兼任该校第二院(后改为幼稚师范院)院长。我从追随先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以来,至今已五十五个年头了。
陈鹤琴先生是一位躬行实践的人民教育家。从二十年代开始,就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实验对象,后来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二书。1923年创办了鼓楼幼稚园,成了他的第一个实验场地。1927年与陶行知先生合力创办了燕子矶幼稚园,又开辟了一个乡村幼儿教育实验场地。其研究实验成果,见于他所主编的《幼稚教育丛刊》、《幼稚教育》月刊和《幼稚教育论文集》(与陶行知、张宗麟合著)等专著中。这些专著,如今成了我国幼儿教育宝贵遗产之一。至今读来,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儿童教育、师范教育的先驱者。他一生热爱儿童,儿童也很喜欢他。他曾组织和领导中华儿童教育社,编辑出版《儿童教育》月刊,对团结广大儿童教育工作同志,探讨儿童教育问题,提高儿童教育质量等,发生过极大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孤岛沦陷前后,他不畏日伪威胁利诱,毅然奔赴大后方,在江西创办了幼稚师范学校,后来又主持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建国后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为中国的幼儿师范教育探索到了一些新路。为培养祖国后一代贡献很多。1951年我和他一同出席全国第一次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在教育部举行的闭幕宴会上,他作为出席代表讲话时说:“我今年六十岁。假如有人问我:‘你来生愿意干什么?’我说:‘我还是愿意做教师’。要问:‘为什么?’我说:‘因为我喜欢小孩子’。”当时在场的苏联专家表示十分赞赏。这正是孟子所说的“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大人”。
陈鹤琴先生是一个能紧跟时代前进的爱国主义者。早在三十年代,他就努力提倡新文字,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他大力支持中国保卫儿童的工作。他的七个子女,全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多数是地下党员,这和他对党的信仰和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去年,他以九十一岁高龄,在他的生命垂危之际,还念念不忘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看到我国一位老知识分子对党的深厚的感情。在世之前一年,作为中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他在研究会成立大会时指出:“发展幼托事业,……是关系到祖国与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计,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因为“今天的婴幼儿到2000年的时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去年,他为自著《家庭教育》一书重版题词,他写下:“一切为儿童,一切为四化。”这正是他的高度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将永远也不会忘记陈鹤琴教授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