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增设网点 减少环节 定额补贴 辽宁经营生猪数量增加亏损减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9
第2版()
专栏:

增设网点 减少环节 定额补贴
辽宁经营生猪数量增加亏损减少
据新华社沈阳电(记者张振镛)在全国多数省市经营生猪亏损增加的情况下,辽宁省却出现了生猪经营数量增加,亏损额大幅度下降的新局面。1982年与1979年相比,这个省生猪收购量增长了60%,猪肉销售量增加了一倍,但亏损额却由一亿零三百万元降为9,900万元,每斤肉的亏损额由3角3分1厘降为1角5分7厘。今年以来又降为1角4分,下降了一半还多。
辽宁省经营生猪减少亏损,是这个省对生猪经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努力减少了经营性亏损的结果。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食品公司在农村陆续恢复和建立1,100多个食品购销站,实行“一条鞭”经营,减少经营环节。这样,比供销社代购时每头猪平均减少费用和损耗10元以上,一年就减少亏损3,000多万元。
——把长期实行的“毛斤定等,毛斤计价”办法,改为“按出肉率定等、毛斤计价”,使农民不再喂食大肚猪。这样,每头猪少喂10斤、减少亏损6元左右,每年减少亏损2,000万元。同时采取措施,使屠宰猪合格率由1978年的88.6%上升到去年的94.6%。这一项每年又可减少亏损约1,000万元。
——实行站店挂钩,由农村或城市郊区的购销站把“白条猪”直接送到城市零售商店,减少经营环节,节约了费用,降低了损耗,群众又吃到了鲜肉,做到国家、企业、消费者三满意。
——省商业厅和财政厅对食品企业实行定额补贴,节余分成,超亏不补的办法。规定每销售一斤肉准许亏损多少钱的指标和减亏分成的办法,多亏了,财政不补,减亏了,节余部分企业同财政按比例分成。这样就调动了企业和职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从1979年到1982年四年间,全省食品企业为国家节省猪肉补贴费3.8亿元,食品企业分成7,000万元。其中5,000多万元用于建立基层食品站,修建冷库、厂房、圈舍和购买冷藏车、生产用车等生产设备,余下的钱用于新建职工宿舍,还修建了职工浴池、托儿所等,并按盈利企业发放了各种奖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