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一个养鸡户的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9
第2版()
专栏:短评

一个养鸡户的教训
社员陈有和在资金、设备和技术都没有保证的情况下,盲目养鸡1万多只,结果力不从心,鸡群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这个教训值得记取。
陈有和想成为一个养鸡专业户,热情很高,但他缺乏养万只鸡的条件、技术和措施。目前农村专业户在发展生产中,盲目行事的情况不是个别的。除了贪多求快、铺摊过大外,还有:不问市场需求,随意上某项生产;不计成本,不讲管理,经营效果很差;不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搞“无米之炊”或“无‘柴’之炊”式的加工,等等。勤劳致富有道,一家一户的经济,规模不大,要求得发展,就要善于谋其“道”,也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难免吃大亏。
陈有和的教训,更应引起我们做农村工作的同志注意。陈有和养鸡遭到挫折,固然同他贸然行事有关,但他周围一些有关的干部和服务部门有没有责任呢?他们的工作做得如何呢?比如陈有和借贷那么多款,是否具备生产条件,信贷部门深入了解了吗?他铺那么大的摊子,有关干部过问了没有?看来,事情由一个养鸡户引起,但是需要总结教训的,决不只是陈有和一人。
目前,农村“两户”迅速发展,方兴未艾,新经验层出不穷,新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实际,加强指导,正确地促进“两户”发展生产。有人认为,专业户生产有自主权,致富靠自己干,干部可以撒手不管。这种认识是有害的。帮助陈有和这样的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干部可以做和应当做的工作很多。我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去积极引导,既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用“硬扶上马”、“吃偏饭”的方法,人为造成“大发展”的假象。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收到好的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