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提高对抗中的作战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9
第3版()
专栏:体育

提高对抗中的作战能力
第五届全运会足球决赛,各队积极进取,激烈争夺的场面,至今使人难忘。在针锋相对的攻防鏖战中,一些队战绩突出,他们在实战中的表现,对于提高我国足球运动的水平是有启发的。
一是控制中场,赢得主动。名不见经传的四川队,连克实力雄厚的北京、天津、辽宁三强,夺得第五名,对中场的有效控制是该队成功的法宝。他们在中、前场不仅有左右横向的交叉换位,更注重前卫同锋线的纵深策应,由此引出对手,拉开对方防线,切入突破而奏效。
二是协同作战,突破禁区。比赛的最终目的在于破门得分,因而两个禁区是攻防的焦点。相对来说,南派风格的队攻破门前紧逼防守的办法较多。本届冠军上海队的不断转移攻击点、包抄突袭、声东击西等战术,及亚军广东队的通过两翼齐飞,由边而中,冲门破阵的攻坚办法,都是讲究整体的协调行动。
进步固然可喜,问题仍需正视。这次比赛多数场次反映出,我们许多运动员控球能力较差,一旦对手逼得紧些,抢得凶些,便无所适从。比赛中凡被重点盯防的队员,更是一筹莫展,毫无威胁。如辽宁队的“快马”杨玉敏被解放军队藏蔡灵紧盯后,难以发挥作用,不得不撤换下场。
总的来说,我们的运动员驾驭比赛的能力还较弱,普遍习惯于只看球,不顾人,场上观察不清,判断不明,无法摆脱对手的紧逼。其次,原地等球多,跑动接应少,应变能力差。
问题的症结在于训练。现在不少队的训练作风不严,对抗训练,防守队员盯人不紧,也不逼上去,造成控球一方得心应手的假象,遇到实战中的对抗,则面目全非。所以只有在训练中增大进攻者的控球难度,才能提高激烈对抗中的作战能力,促进我国足球技术、战术的更快发展。沈一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