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9
第4版()
专栏:

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本报评论员
一年来,在省、地两级的机构改革、调整领导班子中,不少地方和单位破除干部工作的神秘化和手工业方式,发动群众推荐干部,其范围之广、成效之大,为建国以来所未见。这是改革干部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为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新鲜经验。
如何更自觉、更广泛地依靠群众选拔和管理干部,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战争年代,由于条件的限制和秘密工作的需要,选配干部主要实行任命制。建国后,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产生党的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这就需要采取措施,以加强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可是,恰恰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长期缺乏认识,未能及时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切实改进在过去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干部调配、管理方式。许多同志习惯于单纯依靠少数领导者和组织、人事部门来选拔任用干部。其结果,不仅限制了自己发现和选拔干部的视野,埋没、浪费了人才,而且挫伤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组织建设方面的充分发挥。在党内生活不正常的时候,这种情况还往往为某些领导者搞个人专断、任人唯亲,以及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搞打击报复、结帮营私,留下可乘之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考察干部和调整、配备领导班子,必须走群众路线。这是完全正确的。否则,我们就难以真正打开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武装群众的头脑,依靠群众推进干部
“四化”的进程,是新时期干部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四化”,体现了全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意志,代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来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才能冲破“左”的影响、论资排辈的习惯势力和其他陈腐观念的束缚,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较好地实现干部队伍的深刻变革。有的同志担心,挑选干部、调整领导班子走群众路线,会弄得七嘴八舌,引发派性,带来麻烦。这是不对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把干部“四化”方针和有关政策交给群众,大胆依靠群众荐贤举能的地方,不仅没有造成混乱和麻烦,而且发现了许多过去不为领导重视的优秀人才。当然,在酝酿、推荐干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对同一个选拔对象说法不一的情况,但这并不是坏事。通过桌面上七嘴八舌的评议,有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选拔对象,这比不走群众路线,让人们背地议论好得多。有怀疑、有争论的问题澄清了,干部的功过分明了,按原则办事的正气就会上升,派性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就会受到制约。
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不只是一个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前一段在调整省地市和部委厅局领导班子时,大都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推荐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并有许多创新。譬如:不是依靠少数人去发现、推荐干部,或事先拿出名单让群众划圈圈,而是把政策交给群众,发动成千上万的干部推荐人才;不是局限于党政系统,而是扩大视野,注意从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各行各业中推荐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不仅让群众推荐候选人,而且发动大家对整个班子的组成、去留、任职方案提出具体意见;不只是搞一次推荐就了事,而是采取多种方法,几上几下,反复征求意见,最后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党委、组织部门和群众层层严格把好政治、年龄、文化三关,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即使是上级机关已经同意的,只要大多数同志不同意、又确有道理,也坚决进行调整,等等。这样做,表面看好象很麻烦,工作量也大,但由于每个环节的工作做细了,人才选得准,班子配得好,反倒省了许多麻烦。
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过分用心于争干部的调配权、任免权(这些权力,有的是应当适当分散或下放的),却不去认真研究干部队伍的建设,改进管理干部的方法,充分走群众路线,主动负责地了解和解决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的问题。他们对本部门干部的德才和工作情况若明若暗,不甚了了;对人才视而不见,对明显不能开创新局面、不胜任原职的干部,迁就照顾;对那些工作极不负责、甚至带头搞不正之风的干部一味姑息。这种状况不改变,干部制度改革搞不好,干部工作也不可能有新的起色。
坚持群众路线,说到底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路线的问题。真正知人善任、高明有为的领导,善于发掘、吸取并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迷信自己、自恃高明的人,决不会在人才开发方面有什么作为。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嘴上常讲要走群众路线,可是一到选人用人时,就只迷信自己的“慧眼”,最多加上上级的“意图”。究其根本,除少数是为了培植私人势力以外,大多数人都是由于头脑中的唯心史观在作怪。各级领导同志和组织人事干部只有确立和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真心实意、大胆放手地走群众路线,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新经验、新方法。这样,实行民主推荐,就不会借民主推荐之名,行任人唯亲之实;搞民意测验,就不会把民意测验当成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选拔接班人,就不会口头上讲群众路线、集体决定,实际上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几年来,在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大步,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干部工作制度改革的需要,我们不仅应当在干部的推荐、选拔及领导班子的配备方面,而且应当在干部的考核、监督、使用、奖惩、进退、升降等各方面,都真正地贯彻群众路线,并逐步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实行群众路线的制度。譬如,今后各级后备干部的产生,都要实行民主推荐;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都必须在相当范围内进行民意测验;上级领导机关掌握的提拔对象与民意测验不符的,要重新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应定期进行群众评议;基层单位选拔配备干部,要严格按照选举法规实行选举;要制定保障群众正常行使权利,顺利进行民主推荐、选举、评议干部的法律和党内纪律,等等。通过执行这些制度,促使领导机关和各级干部切实养成尊重群众民主权利的习惯,同时使群众在实践中受到系统的民主生活训练,从而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