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纪念陈嘉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9
第5版()
专栏:

纪念陈嘉庚
项南
时间的流逝是很快的。如果陈嘉庚先生还活着的话,他今年该是一百零九岁了。就是他亲手所创建的集美学校,也已七十周年了。
陈嘉庚是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越出了国界。福建人敬仰他,中国人敬仰他,华侨和外籍华裔也敬仰他。
这当然不只是因为他早年经历过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段屈辱的历史,不得不飘零海外,成了一个出色的实业家;也不只是因为他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是指他的整个一生,总是站在人民一边,站在正义事业一边。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头,他的这一品质表现得尤其突出,陈嘉庚亲自撰写的《重庆与延安》、《所闻与所见》①,就是最好的见证。
陈嘉庚的全部历史,都是同华侨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②。他始终“以办教育为职志”③,寄希望于下一代,在这方面几乎耗尽了毕生精力和全部财产。他在国内和海外兴办的教育事业,如今已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愈益显示出他重视智力开发的远见卓识。
要争取事业的胜利,首先要做出牺牲。这是陈嘉庚给我们留下的另一份重要精神遗产。他选择了一条决无安逸可言的生活道路。论他的产业,是家财万贯;看他的生活,却又淡泊清贫。他坚持真理,不畏权势,实践了他自己提出的“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④的立身之道。直到临终,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
陈嘉庚是爱国华侨的光辉旗帜,是革命事业的忠诚朋友。他受到全国人民和千百万海外华人的尊敬和爱戴,决不是偶然的。
1983年5月于福州
①③④均见《南侨回忆录》(陈嘉庚著 香港草原出版社出版)
②陈嘉庚:《1918年致集美学校诸生书》(附图片)
竖立在集美归来堂前的这座铜像,是为纪念陈嘉庚创建集美学校七十周年而塑造的。
归来 作者潘 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