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复苏中的联邦德国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19
第7版()
专栏:

复苏中的联邦德国经济
方祥生
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今年以来,相继开始复苏。素有西欧“火车头”之称的联邦德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及其前景如何,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科尔总理去年10月上台时接过的摊子,虽为其它西方工业大国所羡慕,但也面临高失业、高债务和低增长三大难题:失业人数远远超过200万,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达9.1%;政府累计债务达3,000多亿马克,1982年用于还本付息的就有307亿马克,占财政预算的12.1%;国民生产总值在1981年和1982年连续两年下降,这在战后还是第一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尔政府把减少失业、恢复经济增长和整顿公共开支作为经济政策的重点。它一方面压缩政府开支,削减社会福利,向消费者增收增值税;另一方面减少对企业主的税收,力图通过这些措施既达到收支平衡,又能刺激经济复苏的目的。
联邦德国的经济在经历了三年的衰退之后,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回升的。这同科尔政府采取的上述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当前经济情况好转的主要表现是,扭转了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1%,估计全年能增长0.5—1%;企业订单和私人消费均有增加;零售总额从去年6月到今年5月增长了7%,今年上半年小汽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通货膨胀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已从去年的5.3%下降到今年6月的2.4%,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仅次于日本;经常性项目收支已扭亏转盈,去年盈余75亿马克,结束了经常性项目收支连续三年逆差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又结余64亿马克,估计全年会有100—150亿马克的顺差。
联邦德国的经济虽然呈现复苏,但很不平衡,而且步子缓慢,一些制约经济复苏的因素远未消除。首先,严重的失业抑制经济的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复苏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消费,而不是来自出口。目前,联邦德国的失业问题仍很严重,8月份约有220万人没有工作,失业率为8.9%,估计全年平均将有230至240万人失业,如此严重的失业,势必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从而抑制经济的增长。
其次,出口贸易前景不佳,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有限。联邦德国的经济对出口有较大依赖,国民生产总值几乎三分之一来自出口经济。但由于世界市场萎缩,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进口下降了1%。鉴于整个西方经济复苏缓慢,第三世界国家又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联邦德国的出口贸易在短期内难望有较大的改善。
第三,政府虽然提出了对企业主减税的措施来鼓励投资,但受美国高利率的影响,投资仍然不振。据报道,美国的实际利率要比联邦德国高约4%,结果是联邦德国的大量资金流往美国。仅今年头四个月,就有29亿马克购买美元票据,比去年增加了7倍。
此外,经济复苏在各工业部门很不平衡,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仍处在严重的衰退之中。钢铁工业的设备利用率不足60%。造船工业今年1至7月的订单下降了40%。国营的联邦铁路,由于货运量减少而连年亏损,累计债务已达360亿马克,预计今年还要亏损50亿马克。这就迫使政府每年拨出巨款给予补贴。
总的看来,由于企业订单增加,通货膨胀率降低以及政府采取鼓励投资的措施,在西方经济复苏势头的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今后仍会有所增长,复苏不会在短期内夭折。但是,抑制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近期内也不可能消失,联邦德国的经济难有较快的增长。据政府估计,明年将增长2.5%,但谨慎的经济学家认为,只能增长1.5—2%。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