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重点建设工程更要避免人才浪费 上海宝钢继续做好技术人员外借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0
第3版()
专栏:

重点建设工程更要避免人才浪费
上海宝钢继续做好技术人员外借工作
本报讯 记者肖关根报道: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前两年在工程缓建的情况下把一部分工作任务暂时不足的技术人员,借给急需用人的单位。近年来,宝钢工程从缓建转为续建,他们在保证本厂需要的前提下,仍将部分专业有富余的或能离开岗位的人才借给外单位。
宝山钢铁总厂是个成套引进的现代化重点工程。1978年筹建以来,陆续从全国各地调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00多人。1980年12月,国务院决定宝钢工程实行调整,停建和缓建一部分建设项目,这就使一部分技术人员工作任务不足。如果让这些技术人员闲置起来,他们就失去了锻炼提高的机会,甚至会荒废专业,也不利于宝钢积蓄技术力量。所以,宝钢人事部门决定做好技术人员的外借工作。两年多来,先后与上海及外地的161个单位签订了外借合同,共借出技术人员490多人次。
宝钢外借技术人员,一般是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如向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借出30多人次,担任教学工作。还向航天工业部和上海市的有关科研单位,借出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技术设计和科学研究。有的技术人员参加求援企业的技术攻关,为发展轻工名牌产品贡献力量。另外,有些接受外文翻译、外事接待、技术咨询等任务。
该厂培训中心讲师何穷,1980年外借到上海机床研究所,与该厂科技人员合作进行研究,编制的动力分析程序,获上海市机电系统1980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3月,贵州铝厂从国外引进一套电解铝工艺设备,急需翻译人员。宝钢主动派去3批翻译人员帮助工作,在一次现场开箱中还发现进口设备的重大质量问题,为这个厂索赔42,000多元。宝钢自动化部借出的技术人员,帮助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安装了一台外汇管理电子计算机。
现在,宝山钢铁总厂从缓建改为续建,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但宝钢人事部门认为,人才交流工作还要继续搞好。今年,他们又向急需用人单位借出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