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风格与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0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风格与政策
禾子
福建仙游县最先承包开发荒山的农民李金耀,有相当高的社会主义觉悟,他在和大队签订的林业承包合同里,处处维护集体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致使合同的有些规定,对李金耀过于苛刻。比如,合同规定林木投产后,杉木收入90%归大队,李金耀得10%;马尾松收入全部归大队,李金耀不取分文,如此等等。
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不久前上山看望李金耀,热情表扬了他的高尚风格,同时又对周围的同志说:“先进人物思想越先进,我们越要讲政策,绝不能以先进人物的思想来代替党的政策。”最近,大队接受项南同志的建议,修订了承包合同,保证李金耀也能得到合理的收入。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大得人心。
有些人不解,李金耀既然在物质利益上不计较,风格很高,何必一定要修改合同,给他增加收入呢?这些同志不懂得,先进分子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在他们背后站着一大群农民,都在注视着自己的带头人。按照党的政策给李金耀以应得的报酬,既有利于调动李金耀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他背后的一大群农民吸引过来了。仙游县最近三年多来,在李金耀包山行动的影响下,开发荒山的规模日益扩大,到今年全县已有2,800户农民承包16万多亩荒山。这就是政策的威力。
我们要在农村里大力表彰先进农民爱国家、爱集体的事迹,让李金耀这类一心为社会主义的好思想、好风尚传遍四面八方。同时,我们在工作中又要按政策办事。讲政策和提倡共产主义风格并不矛盾,而且需要密切结合。以往的经验提醒我们,只是提倡少数先进分子的风格,不注意讲政策,不照顾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很容易滑到“左”的歪路上去。可以设想,李金耀如果只知苦干,不取或少取合理的报酬,而我们的政策又不兼顾群众的利益,到头来还会有多少人跟着干呢?恐怕是寥寥了。这不是大多数群众觉悟低,而是我们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之一——物质利益原则。这样的教训过去难道还少吗?既要提倡共产主义思想和风格,又不忘记人们的物质利益,严格地执行现行政策,这才是正确的出发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