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马援与西北畜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0
第5版()
专栏:

马援与西北畜牧业
西北历来是中国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司马迁曾称赞陇右畜牧“为天下饶”。在农业地区亲自督促发展畜牧业的,大概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要算一个了。
马援是陕西扶风茂陵人。据《后汉书》记载,他少有大志,不愿读死书,要到北地郡(今甘肃庆阳、平凉和宁夏固原一带)从事畜牧。他主张把养畜和种粮结合起来,养了几千头牲畜,积了几万石粮。
明代赵时春在《马政论》一文中就说:“马援之边郡,田牧数年,得畜产数万。”唐代人继承和发展了牧、农结合的方针。唐代选派了“生长北方,贯历牧事”的太仆,在泾、渭河流域种植苜蓿、茼蒿、麦子等做饲草饲料发展牧业,由于“顺天因地,马畜滋繁”,最多达到76,000多匹。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内,由于注意倡导畜牧与农业同时发展,致使边境日益富庶安宁。据《甘肃省新通志》记载,在汉光武时期,马援在青海湟中一带设置官吏,“开导水田,劝以耕牧,民皆乐业。”
(邓全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