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怎能如此对待极为珍贵的文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0
第7版()
专栏:紧急呼吁

怎能如此对待极为珍贵的文物?
今年3月18日你报第三版曾经报道: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发现8期《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这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主编的一张报纸,创刊于1919年7月21日。它是当时天津学生运动的号角和旗帜,共出版100多期。但解放后只发现9期,连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发现的8期共计17期。在新发现的8期中,有周恩来同志以“飞飞”的笔名撰写的时评和编后,这对于研究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的思想及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9月28日,我有幸亲眼见到了这新发现的8期《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因年代久远,报纸已变黄发脆,轻轻翻动一下,便有碎片散落下来,如再不及时抢救,这8期报纸将变成纸屑。
1982年9月,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零乱的故纸堆里发现了这8期报纸后,10月即向这个馆的领导作了汇报,并建议裱糊复制。当时曾有两位馆长亲自过目,并责成技术室及时处理。可是技术室先是说缺乏裱糊的原材料,后又说双面印刷的报纸无法裱糊补救,至今未采取积极措施。馆的领导也未与兄弟单位联系,予以妥善处理,而后不了了之。
你报的报道见报之后,天津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活动纪念馆与淮安周恩来同志故居纪念馆等不少单位,曾专门派人到南京市,要求购买复制品或翻拍照片,竟遭到婉言谢绝。
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待极为珍贵的文物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实在令人难以容忍。我呼吁有关领导部门,能督促这个馆立即采取措施,抢救这极为珍贵的8期《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陈崇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