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第三部分 做好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各项工作 第十七章 做好金融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1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五十四)

第三部分 做好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各项工作
第十七章 做好金融工作
第五节 做好银行工作,发挥银行的职能作用
组织存款,聚集资金
组织和吸收存款是银行的一项基本业务。存款分活期和定期两种。按照存款的经济性质可分为三类: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银行吸收的各种存款构成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约占70%左右。银行必须尊重存款单位对资金的所有权,维护存款户的正当权益;同时还要方便存取,记好账,算好账,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
吸收城乡居民储蓄一向是银行存款工作中的重点。随着近几年来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大幅度提高,以及居民消费构成中购买中高档商品支出显著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各类存款中上升幅度最快,在银行资金来源中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在储蓄工作中,银行始终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人们往往认为银行吸收的存款都是要提取的,是一种短期的待用资金,因而银行只能用于周转较快的流动资金方面。其实,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包括一部分长期的存款,如居民定期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而且银行通过加强服务和调整利息率,能够引导企业和个人把一部分原来打算短期内支用的资金变成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此外,即使是短期内要支取的存款,由于存取是一个频繁交错的过程,在存取交错中会形成一定数量的剩款,从而把不断出现的短期待用资金连结起来变成可供银行长期使用的资金。
发放贷款,促进生产发展
银行所筹集的资金,主要是以贷款形式供企业用于生产。针对工农商企业不同的需要,银行发放多种贷款。这些贷款大体可归为两类: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性质的设备贷款。前者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用于储备合理的商品物资、收购市场适销的产品等方面。至于设备贷款,主要是支持企业挖潜、革新、改造。
银行提供上述贷款并非“有求必应”,而是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有: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择优扶植;贷款必须有适用适销的物资为依据;贷款必须按期归还;贷款要讲求经济效益,等等。
管理货币,稳定市场
银行是投放货币的总闸口,它要供应和管理货币,调节货币流通。
在现金流通方面,首先要满足正常的货币需要。为此要编制现金收支计划,确定货币发行和现金支出的规模;同时做好银行内部现金的调运以及对企业、单位的现金收付,及时满足它们收购适销产品以及支付工资和奖金的需要。在保证供应的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等法令规定,对挥霍浪费、滥发奖金等不合理的现金支出严加限制。
在非现金流通领域,则根据各种交易的不同特点,制订相应的结算办法,并为企业、单位及时准确地办理转账。
组织和管理外汇收支,沟通内外经济交流
所谓外汇,通常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包括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外币、外币票据、外币有价证券等。
银行经营的外汇收支业务,包括:办理国际间货币结算,举办外币存款,买卖外汇,发放外汇贷款,经办向国外借款,等等。
我国对外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集中管理”是指一切外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管理。“统一经营”是指国际结算、外汇买卖等一切外汇业务,由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
(第十八章从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