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闽清建设“水果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2
第2版()
专栏:利用本地优势发展多种经营

闽清建设“水果之乡”
本报讯 通讯员许加余报道:福建闽清县委和县政府,积极发展橄榄、柑桔、柚子、无核柿、芙蓉李五大名果生产。到目前为止,全县果树面积已达53,500多亩、240多万株,其中近两年新种的有34,700多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果树11株。
闽清县位于福建中部,境内溪流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种植果树的历史悠久。渡口雪柑、安仁溪檀香橄榄、柚子、无核柿、芙蓉李都是质量好,产量高,颇有名气的水果。但是,十年动乱中许多果树被砍、苗圃解散,到1978年,全县果树面积只有9,800多亩,年产量只1.4万多担,“水果之乡”有名无实。
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二年,县里决定把发展“五大名果”生产作为念好“山”字经的主要内容来抓,鼓励社员利用房前屋后、自留山以及承包集体山地种果,并实行了“县、社、队三级供苗,谁种谁管谁有”的办法,两年中拨出32万元资金购买果苗,无偿地支持社员个人种果,而且还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县、社两级成立了水果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大队也确定了一两名领导干部负责抓规划,抓夏前秋前和年前整地,抓苗木的培育、栽种和管理。梅溪公社3,500多户农民家家种果,总数达49万多株,人均26株。全县已有2,850户社员建成了两亩以上的小果园。预计今年全县水果产量将创历史最高纪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