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波罗的海的生态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3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波罗的海的生态危机
乐山
碧波万顷的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被誉为“蓝色的宝库”。而壮丽多娇的海滨又是人们旅游、休憩的良好处所。在欧洲,风景如画的地中海和黑海海滨自然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就是“冰冻地带”的波罗的海地区也被人们视作旅游胜地。在这里,每年6—8月,漫长的白昼、碧蓝的海水、绿色的森林、宜人的气候、蜿蜒多姿的岩岸和沙滩,别有一番情趣。
位于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全为陆地所环抱,只有厄勒海峡等三个狭而浅的海峡及其外部的卡特加特海峡与大西洋的边缘海北海相通。波罗的海平均深度仅为55米,由于与外海海水交换规模不大,加上沿岸国家有很多河流注入淡水,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淡的海。
象波罗的海这样一个近乎内陆海的海域,具有特殊的水文情况:即表层水和底层水交换缓慢,深水层溶解氧较低,为了保护水生动物不致缺氧,本应严格控制排废,可是沿岸国家每天排出数以百万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化学工厂还倾倒大量废料,结果波罗的海的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较高,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部分海域海水腥臭,一部分深水区竟成了“缺氧区”、“无氧区”,有变成“海底荒漠”的危险。
盐分低不仅使波罗的海的水生动物种类较少,也使它们的个体较小。波罗的海的鳕鱼个体只有挪威沿海的五分之一,乌蛤只有北海的二分之一。但是波罗的海的主要水生动物如鳁、鲑、鳗等经济价值很高,三十年代附在船底带到北海、后来迁入波罗的海的中国螃蟹也大量繁殖。波罗的海的面积仅占全世界海洋总面积的0.2%,但是它的捕鱼量(每年96万吨左右)却占全世界捕鱼总量的1.2%。过量的捕杀加上污染造成的损害,使波罗的海的鱼类出现了生存危机。
早在六十年代,波罗的海部分海域海底脱氧的情况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沿岸7个国家:瑞典、芬兰、苏联、波兰、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和丹麦经过磋商达成协议,共同进行波罗的海防治污染的调查研究。七十年代,瑞典大力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回收工程,控制了瑞典滨海城市排入波罗的海的有毒物质。1974年,7国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议,草定波罗的海污染防治公约。1980年,这个公约开始生效。
波罗的海的污染已经引起沿岸国家的注意,但是防治工作进行缓慢,污染程度仍旧十分严重。9月5日的《法兰克福评论报》说,“昔日欣欣向荣的动植物正在衰退,从前以波罗的海为家的海鹰已经绝迹了,海豹也只剩下200头左右了。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的波罗的海,已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海域被认为死亡或处于死亡的严重威胁之中”。《南德意志报》说,“如果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不加速采取措施,波罗的海的死亡就指日可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