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访罗盛教合作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25
第6版()
专栏:朝鲜通讯

访罗盛教合作农场
新华社记者 李突 张锦芳 本报记者 周必忠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33周年前夕,我们访问了罗盛教合作农场。
合作农场位于平安南道成川郡朔仓里,背靠青山,碧绿的沸流江水从村前潺潺流过。解放前,这里叫石田村,因为遍地都是石头,成了有名的穷山沟。解放后刚刚开始过上好日子,美帝国主义者就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朝鲜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当时,村里有17人被侵略者打死、炸死。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罗盛教当年就是在这里舍身救朝鲜少年崔?的。罗盛教牺牲后,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1954年朝鲜人民特地把新成立的合作组织命名为“罗盛教合作社”。当时,合作社只有21户人家,28公顷旱田,4头耕牛。1958年,朔仓里又以里为单位组成了“罗盛教合作农场”。现在,农场有350户,1,700多人,650个劳动力,耕地扩大到500公顷,还新开水田50公顷,栽种果树20公顷、桑树30公顷。近年来,科学种田发展很快,已经拥有12台拖拉机和许多农机具,翻地、耙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田除草有70%使用除草剂,每公顷施化肥量达到1.3吨。玉米产量每公顷超过7吨,比1954年增加6倍。由于有了水田,群众留粮有一半是稻米,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农场管理委员长沈永学陪同下,我们穿过沸流江,来到农场场部对岸的山岗上,拜谒了罗盛教墓。清澈的江水在这里来了一个急转弯,环山岗款款流去。自罗盛教安葬于此后,当地群众称这一段江为罗盛教河,山岗为罗盛教山。
罗盛教墓座落山岗中央,墓顶耸立着水泥纪念碑,碑的正面写着:“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之墓”,左侧刻有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的亲笔中文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右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的题词:“光辉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同志永垂不朽”。水泥墓地周围长满青草,墓前新安了两排柱灯。离墓地右前方十几米处,有一座高约6米许的双层罗盛教亭,左右两侧亭柱上刻着一副楹联,上联是:“罗盛教河灌溉中朝友谊之花”,下联是:“罗盛教山吐放国际主义之光”。亭内两侧板壁上,有罗盛教当年战友们的题词。紧靠着这座木结构的亭子,是一片松树林,郁郁苍苍,挺拔于崖石之上。沈永学对我们说,当地群众精心栽种和培植的这些松树,象征着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用鲜血凝成的朝中友谊万古长青。他还告诉我们,为了永远让群众到这里来接受国际主义的传统教育,准备全部用花岗石对罗盛教墓进行重建。
从墓地回来途中,我们绕道访问了崔?的弟弟崔润家。他领着我们走在田间小道上,指着一片正待扬花吐穗的稻田告诉我们,崔?和他小时候,他们家就在那里,后来搬了家。我们来到一座石瓦粉墙的平房跟前,刚刚跨进爬满豆蔓的篱门,崔润的妻子金贞淑和两个小女儿就迎了出来。在这里,我们受到了盛情的接待。崔润拿出当年全家同罗盛教合影的照片给我们看。他说,1月2日是罗盛教同志的忌日,每年这一天,还有中秋节,全家都要去扫墓。1954年,崔?去中国访问,特地去湖南省新化县罗盛教的故乡,看望了他的中国父母亲。1955年,他小学毕业后,参加了朝鲜人民军。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老人1953年和1970年两度来访问过。他看到崔?很高兴,还留下了“中朝人民一家亲”的题词。1977年,崔?已是人民军某坦克部队的营长,但是,令人痛惜的是,这位中朝两国人民的儿子,已不幸因公殉职。崔?牺牲后,他的母亲、妻子和六个子女都被接到部队抚养,不住在当地。现在,崔?的母亲还健在,已经79岁了;崔?的大儿子在部队超期服役,大女儿在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学习,二女儿中学毕业后,也准备参军,其他3个孩子都在上学。现年45岁的崔润满怀深情地对我们说:现在,哥哥不在了,我要在农场努力生产,以此来报答罗盛教同志和志愿军对我们一家的恩情。今后,更要教育孩子们把朝中友谊世世代代传下去。
在朔仓里,我们还访问了朔仓高等中学,校长李俊焕告诉我们,当年这里只有小学,而今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小学和中学合在一起,有学生500多人。我们来到中等班4年级2班的教室,学生们正在上课。校长介绍说,当年学校被美帝国主义者的飞机炸塌后,是罗盛教同志和志愿军帮助修复的。崔?曾经在这个教室里学习过,罗盛教牺牲后,管理罗盛教墓地的任务就由这个班的学生担负。现在,全班31名同学,经常到墓地清扫,栽培花草。由于他们干得很出色,学习也不错,被评为模范少年分团。在另一个教室,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团员,为我们演奏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朝鲜歌曲,雄壮激昂的曲调把我们的思绪引向硝烟弥漫的战场,回想起中朝两国军民并肩战斗的难忘岁月。李俊焕说,现在全校学生都会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学校教他们唱,为的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朝中友谊的种子,让他们永世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使朝中友谊之花永远盛开,万载流芳。
归来的路上,我们一直被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所感动。我们看到,昔日中朝友好的树苗,今天已经长成参天的大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