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意大利“红区”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30
第6版()
专栏:

难忘的意大利“红区”之行
本报记者 李仁臣
听人说,用一双眼睛看意大利是不够的。
的确,来到这个伸向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上,面对五光十色
的世界,不同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佛罗伦萨的艺术美,古罗马的建筑美……确实百闻不如一见。
“只看罗马,算不上真正了解意大利,群众的力量往往在基层。”一见面,意共同志就盛情邀我们去看看“红区”——他们掌权的一些中小城镇。那里,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东西,也是用一双眼睛看不够的。难忘的访问,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串珍珠。
激昂的《红旗歌》和燃烧的《团结报》
罗马城畔的碧海白浪,在机翼下隐去了,我们怀着一颗急迫的心,在9月灿烂的阳光中飞往勒佐·爱米利亚。
波河流域这座宁静的城市,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历时18天的《团结报》节闭幕之前,我们匆匆赶去参加群众大会。这是节日的尾声,也是高潮。
昔日德国法西斯废弃的一个飞机场,为百万人的集会提供了广阔的场地。从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望去,眼前出现了另一个大海。这是人的海,力量的海!红旗漫卷,如翻腾的浪潮;口号阵阵,是不息的涛声。一支支佩带共产党标志的队伍,不断向会场涌来,连远处的屏障之外,都密密麻麻地站着人。他们来自意大利的四面八方,有共产党员,也有同情者、支持者;有须发斑白的老人,也有朝气勃勃的青少年……
供游览的直升飞机停止了盘旋,快节奏的现代音乐沉寂了下来,空中震荡着意共总书记贝林格同志清晰而平缓的声音。他从国内到国外,从党内到党外,就一系列重大问题阐述了意共的立场和观点。整个会场用暴风雨般的掌声,对他的演讲表示赞同和支持。
意共为自己进行的斗争而骄傲,但也不隐讳存在的困难。
《团结报》经费不足就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党的报纸需要全党支持,党员们以实际行动作出积极的回答。今年的报节,募捐收入达250亿里拉,有人一次捐款100万里拉,有的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捐献给报社。
《团结报》节,实际上是意共的党节。全国各级党组织举办的地方性报节有八千个之多。这项活动,全党上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很高的组织能力。单是全国性的报节,就需要6个月的筹备,有八九万共产党员自愿放弃度假,为报节义务工作。没有一点觉悟,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做不到的。
盛大的报节,吸引了250万参加者。在意大利,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政党能够组织这么大规模的群众活动。这个数字,生动地为贝林格同志的一句话作了注解:“我们党在群众中扎根的程度是最深的。”
夕阳落山了,盛会结束了。但是,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一遍又一遍齐声高唱《红旗歌》——“红旗,红旗,红旗必将胜利……”。暮色中,无数张《团结报》点燃起来,汇成一片火炬之海。这壮观的场面,不是象征着拥有167万党员的意共与广大群众的紧密联系,显示着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吗?
“绝不能让灾难的历史重演”
淙淙流水,郁郁丛林,一直把我们引进一座小城——马尔扎波托。它依山傍水,如诗如画,真美。漂亮的小楼掩映于绿荫里,悠闲的老人沐浴在阳光中,鸽子在街头啄食,鲜花在窗前怒放,好一派和平景象。
可是,一踏进市政府的大厅,我们的心情忽然沉重起来。环顾四壁,一幅幅油画、版画、铅笔画都在愤怒地控诉着法西斯的暴行。原来这座美丽的小城也有自己悲惨的历史。
它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害最深的欧洲城市之一。三十九年前的秋天,疯狂的纳粹分子血洗山城,不论是在街上、家中、教堂里,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屋就烧,暴行持续了5天,1,800人遇难,其中有8个月的婴儿,有85岁的老人。一家一家的人被杀绝,连修女也不能幸免。当时一位年轻的鞋匠,在敌人扫射时,侥幸地被人压在底下,死里逃生。现在,这位花甲老人经常接待来访者,成为揭露法西斯罪行的人证。
在从前纳粹屠杀无辜的地方,盖起了纪念馆,我们看到,一面大理石墙壁上刻满了名字,墙下一簇鲜花默默地寄托着人们的怀念,这里安放着500人的骨灰——320名妇女,180个孩子!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凝聚着山城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记载着山城人民的英勇抵抗。小城周围的群山,就是当年红星旅痛歼敌人的战场,多少共产党人和不屈的战士把一腔热血洒在这片沃土上!战后,有四位烈士被授予金质奖章,其中一位是仅有16岁的少年英雄。当我们了解了小城的昨天,了解了意共领导人民斗争的历史,就会理解为什么这座4,300人的山镇竟有1,050名共产党员。陪同我们参观的市长,就是位有四十多年斗争经历的老党员。他每年都要在这里会见二三万青年学生,和他们对话,回答他们的问题,使他们懂得历史,了解过去的斗争。老市长说:“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也是我用来纪念这个悲痛的历史事件的一种形式。”
离别小城,恰逢中午放学,到处都看到健美可爱、无忧无虑的孩子,使这个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焕发出蓬勃生机。
短暂的访问,引起我们深沉的思索。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团长的题词,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心愿:“绝不能让灾难的历史重演!”在波伦亚找到答案
如果说,亚平宁山中的小城反映了战争年代意共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那么,今天这种联系表现在哪里呢?在波伦亚,我们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有45万人的波伦亚,早在1945年就开始了意共和左翼的政党联合执政的历史。现任市长是一位共产党员。我们的会见是在市政府的“红厅”里。明亮的镜子,华丽的吊灯,热烈的色彩,烘托出一种热烈的气氛,颇象中国办喜事的环境。一问,这里果然是结婚登记和举行婚礼的地方。陪同我们的一位小伙子兴奋地回忆说:“我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当时家里的人激动得都哭了……。”有一半的市民愿意在这里举行结婚仪式,还有一半的人是上教堂。
“红厅”有个临街的阳台,可以鸟瞰一个落满鸽群的广场,富于音乐细胞的波伦亚人喜欢在这里欣赏露天音乐会。到傍晚,鸽子归巢了,广场上出现了无数青年,据说天天如此,要找朋友,不必登门,到这里准能会到,这是当地的一种习惯。广场在波伦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注重文化娱乐活动,注重社会福利措施,注重提供就业机会,是左翼联合执政的一个特点。有一次,我们在郊外一家饭店用餐,不时看到背着网球拍的人从门前走过,原来附近有个网球俱乐部,是市政府办的。波伦亚每个区都有体育设施,居民使用公共体育场只需预约,不必付钱。市政府还规定,不许乱砍树木,不许乱拆房屋,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古城的面貌。保护妇女,爱护儿童也是深得人心的。他们的德政之一,就是有35%到40%的妇女找到了工作,而全国的妇女就业率仅有20%。公共交通费低,治安情况好,也是他们的骄傲。
参观农民文化中心,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个博物馆,用实物和图片反映了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发生的变化。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意大利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着繁重的劳动,种玉米、植亚麻,一张犁要16头牛拉。收获物的一半要交给地主,如今的博物馆就是过去一家地主的粮仓。“博物馆是一面镜子”。为了保存当地的文化,使人们不忘过去,市政府倡议创办博物馆,得到了大学的配合和农民们的响应。建成十年来,接待了许多参观者,受到了人们的好评。
波伦亚是值得留恋的。记得有一次在街头漫步,这里的同志指给我看一座钟楼,他说:“每当‘五·一’劳动节和‘四·二一’波伦亚解放日,我们都要敲钟。等到共产党在全国的选票超过51%,我们也要敲钟!”
亲爱的同志,我祝你们如愿!(附图片)
《团结报》节集会上,口号声和歌声响成一片。
李仁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