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榆林“三拓”与长城今昔——西行随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1
第8版()
专栏:

榆林“三拓”与长城今昔
——西行随笔
冯并
榆林是一座并不算古的古城,但榆林的发展却有几度“沧桑”。到榆林的第一天,就听到一个“争论”,究竟是榆林“三迁”呢?还是榆林“三拓”呢?
这似乎是一个文化考证,又不仅仅是文化考证。这里有传统观念的变化,有新的信念的闪光。榆林城是和明长城一道出现的,它座落在榆溪河畔,北枕大漠,南接无定河谷。筑城是旧时战争的需要,也与一股泉水有关,泉叫普惠泉,俗称桃花水,大约是水质优良,人饮面如桃花。这固然有些夸张,却也名不虚传,因为这里的豆腐有名气,不能说与水质无关。据说,旧城原在泉水汇集的海子附近,后来向南发展了两次,城市的重心也就偏南了。然而,不管怎样变化,旧城的北城墙还在,倒是南城墙一移再移,所以也就有人正名说,榆林不是“三迁”,而是“三拓”。
为什么“三迁”论流行多年呢?怕也不是毫无根据。沙进人退,那似乎已经成为常规。就说长城,挡得住千军万马,挡不住风沙,到头来,成了风沙的桥头堡,一股一股地输送沙流。几百年来,沙漠南下,插向榆林城的两翼,风口上,长城也被掩埋。吃够沙漠苦头的人,怎么敢想到“拓”而不想到“迁”呢!
然而那毕竟是束手无策时的哀叹,以至于谈虎色变,即便是“拓”了也不敢当作“拓”。我倒想,“榆林三拓”的意义并不在榆林城的本身,榆林人防沙治沙三十年,重新估价了自己的力量:只要坚持不懈地种草种树,拓不仅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动人的现实。榆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18.74%,乍听不算高,但是,想到这儿是风沙区,原来的覆盖率只有1%,你就不能不为十八倍于原来的数字动容。他们的树是一棵棵地种出来的。没有老本,没有侥幸,只有干旱的考验和风沙的熬煎。三十年如一日,这本身就是荣誉大奖,何况他们筑起了三条可以抵御甚至歼灭风沙劲敌的新长城呢!一条是沿明长城北缘的防风固沙林,总长1,900华里。一条是黄河沿岸的红枣林带,一条是南下公路两旁的苹果园林带。防风林确实起了拓的作用,恢复了被流沙埋压的200万亩土地,并且种上了水稻。我到长城脚下的牛家梁林场,场长很自豪地带我走了一圈,往日的沙漠不见了,碗口粗的油松和杨树一眼望不到边,旱柳和沙柳丛中,沙打旺开着紫花,苎条绽着金蕾,一片生意。我在林中寻觅着往日的明长城,它已淹没在万绿丛中,显得那样矮小。这儿是从1965年开始种树的,十八年后已成气候。它的旁边是谢家洼大队,条田林网笔直如带。这个大队的稻田有6,000余亩,稻子出现在长城以北的瀚海中,绿色长城起了巨大作用。在榆林城的两边,也有一片令人触目的新绿盖住了南侵的流沙,那是干部和居民们义务造林的成果。他们打算,榆林城向西发展,向往日的流沙地区开拓。这将是一次古来未有的真正的开拓,开拓的先锋就是棕色的根与绿色的叶片。
榆林的开拓并不止于自然环境的改变。榆林人有沙柳的性格,不断地萌发着柔韧的枝条,萌发着理想的新叶。它的东边发现了储量230亿吨的煤,它的东边也发现了储量780亿吨的更大的煤田,连榆林城下也是煤的海洋。那是侏罗纪的优质煤矿,很难得。地区工业局的老刘给我热情地描绘了榆林以及杨家将的故里神木、府谷的开发图景。他说,林业上,牧业上,工业也要上。甩掉吃返销粮的帽子,也甩掉财政补贴的帽子。有了煤,便可以向华北供电,搞合成氨、搞电解铝,他们还有大量的石英砂、石灰石、食盐、硫铁矿。工业终究要在无工业的榆林诞生。到那时,榆林不仅是三拓,会是四拓、五拓,不断地开拓。他们向着未来,信念与正在耸起的绿色长城同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