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一张神奇的捕捞网——记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制“虾拖一号网”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3
第5版()
专栏:通讯

一张神奇的捕捞网
——记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制“虾拖一号网”的事迹
赵修基
近年来,每到打捞对虾的黄金季节,渤海湾的海面上,常常出现一种只捕虾、不捞鱼的神奇的网——“虾拖1号网”。
国家水产总局的鉴定书上这样写道:“该网比现用生产网少捕经济幼鱼60%以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1年,全国水产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把推广“虾拖1号网”列为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国家科委和山东省科委,分别为“虾拖1号网”颁发了光荣证书和奖金。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赞颂大海,说它辽阔无边,无比富饶,水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文学作品,这样描写也许不错。但是,实际上,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不仅有边有岸,有它自己生息消长的运动规律,它的蕴藏也并非是一个无限数。
“制止酷渔滥捕,救救渤海湾的鱼类!”这是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发出的呼吁。资源室开列出一张触目惊心的统计表:面积差不多有半个山东省大的渤海,几种经济鱼的产量,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直线下跌,一落千丈!年产带鱼从43,000多吨,下降到3,000吨以下,鳓鱼,由11,000多吨,减少为1,800吨;而名贵的真鲷(俗称加吉鱼)则几近绝迹……
究竟怎样挽救渤海面临的严重危机?助理研究员孙泰昌、王诗关、王敬之为此寝食不安。六十年代初,他们分别毕业于青岛、烟台、连云港三所高等水产院校,从那时起,三个人就把一颗心交给祖国的大海了。他们很清楚,渤海湾所以日趋贫穷,一个主要原因是捕虾大量杀伤幼鱼。每捕一吨虾就要伤害1.4吨幼鱼,最高峰竟多达3吨。听到这个数字,谁不心疼呀!有人主张:甘蔗没有两头甜,要捕虾就管不了鱼,要保鱼就难捕虾。他们的根据是:9、10月份鱼虾混栖,幼鱼的个体又与对虾大小相仿,船在水上漂,网在水中行,网具不长眼睛,怎么能做到只捕虾不捞鱼呢?
难道事情就顾此失彼、不能两全其美吗?孙泰昌、王诗关、王敬之三人苦思着,决心研制一种捕虾放鱼的新型网具。在一次业务会上,他们谈了这个想法,得到了党委的支持。党委决定,组成新网具三人攻关小组,一切为攻关小组让路!
三人小组成立了,孙泰昌、王诗关、王敬之的心头象是点燃了一把火。他们走渔村,访渔户,随船出海观察,与经验丰富的渔民座谈。经过对多种传统网具的反复比较,成千上万次运算,最后确定下一种试验方案。模型扎好后,他们立即赶到鲁南山区的老龙湾作网模水槽试验。每天往返七八里路,肩扛车推把试验的各种器械、杂物,从住处搬到试验地。探测网具在水下的形态,没有先进的设备,他们只好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借助水镜凭肉眼观察;初春水凉,在水中站的时间一长,手脚都被冻得麻木僵硬,不听使唤。转眼一年过去了。1979年秋天,随着渤海湾捕虾黄金季节的到来,新网具的研制也进入到决定性阶段。那是9月上旬的一天,王诗关和王敬之分乘渔轮出海,进行实物网海上作业试验。正赶上刮五六级的风。风一掀,海浪就象小山一样滚滚而来。两个人站在小船上被摇得翻肠搅肚,哇哇地呕吐起来。他们睡不好,吃不下,可是谁也不肯躺下,终于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980年深秋,捕虾放鱼的新型网具终于研制成功了,被命名为“虾拖1号网”。今年6月24日,农牧渔业部在烟台召开专门会议,推广“虾拖1号网”。明确规定,凡进入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捕对虾的拖网渔船,都必须使用这种网。如今,辽宁、河北、江苏、山东、天津等省市,已有近2,000对渔船用上了“虾拖1号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